◆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注重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和可用性。主要讨论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新技术等内容,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完整性、数据库安全、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的体系结构与开发、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技术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等。
课程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以SQL Server 2000为主线,先讲述理论与原理,再介绍这些理论在SQL Server 2000中的具体实现,学生还可以按照SQL Server 2000中举例进行同步实验,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进一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2)以一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SQL Server 2000自带的图书管理示例为主线,把各种数据库知识要点串联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
◆ 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刘先锋、羊四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参考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四版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教程与上机指导》.杭志、任小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刘卫国、严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深入浅出SQL Server2000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赵松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SQL Server 2005编程入门经典》.[美]Robert Vieira.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库的概念
1.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2 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1.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目标
1.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1.3 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员
§1.4 数据库系统
1.4.1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4.2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流程
§1.5 数据库的发展
1.5.1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1.5.2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1.5.3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
1.5.4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 数据模型
§2.1 数据描述
2.1.1 数据的三种范畴
2.1.2 实体间的联系
§2.2 概念数据模型与E-R方法
2.2.1 数据模型概述
2.2.2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2.2.3 概念数据模型
2.2.4 概念数据模型的E-R表示方法
2.2.5 概念数据模型的E-R实例
§2.3 传统的三大数据模型
2.3.1 层次模型
2.3.2 网状模型
2.3.3 关系模型
§2.4 数据独立与三层结构
2.4.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2.4.2 数据独立性
§2.5 数据库管理系统
2.5.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
2.5.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组成
2.5.3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过程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3.1.1 关系及基本概念
3.1.2 关键字
§3.2 关系模式
§3.3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
§3.4 关系代数
3.4.1 关系代数的五种基本操作
3.4.2 关系代数的其他操作
§3.5 关系演算
3.5.1 元组关系演算
3.5.2 域关系演算
第四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基础
§4.1 SQL Server 2000系统概述
§4.2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4.2.1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4.2.2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
§4.3 Microsoft SQLServer 2000基础
4.3.1 SQL Sever 2000的体系结构
4.3.2 SQL Sever 2000工具程序简介
4.3.3 SQL Sever 2000的系统数据库及特殊用户
4.3.4 SQL Sever的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
4.3.5 创建用户数据库
4.3.6 创建用户数据库表
§4.4 Transact-SQL简介
4.4.1 Transact-SQL简介
4.4.2 Transact-SQL语法格式
4.4.3 数据类型、变量和运算符
4.4.4 函数
4.4.5 程序流程控制
第五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5.1 SQL概述
§5.2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5.2.1 SQL的基本数据类型
5.2.2 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5.2.3 索引的建立和删除
§5.3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5.3.1 简单查询
5.3.2 汇总查询
5.3.3 连接查询
5.3.4 子查询
5.3.5 合并查询
§5.4 SQL的数据更新功能
§5.5 视图
§5.6 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第六章 数据库安全与保护
§6.1 安全与保护概述
§6.2 数据库的安全性
6.2.1 安全性问题
6.2.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6.2.3 统计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6.2.4 SQL Server的安全性措施
§6.3 数据库的完整性
6.3.1 完整性约束条件
6.3.2 完整性控制
6.3.3 SQL Server完整性的实现
§6.4 事务
6.4.1 事务的概念
6.4.2 事务调度
6.4.3 事务隔离级别
6.4.4 SQL Server中的事务定义
§6.5 并发控制
6.5.1 封锁
6.5.2 封锁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5.3 SQL Server的并发控制
§6.6 数据库恢复技术
6.6.1 故障的种类
6.6.2 恢复的实现技术
6.6.3 SQL Server的恢复策略
第七章 SQL语言高级功能
§7.1 存储过程
7.1.1 存储过程的概念
7.1.2 创建存储过程
7.1.3 存储过程中的游标
7.1.4 管理存储过程
§7.2 触发器及其用途
7.2.1 触发器的概念及其用途
7.2.2 创建触发器
7.2.3 查看、修改和删除触发器
§7.3 嵌入式SQL
第八章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与查询优化
§8.1 问题的提出
§8.2 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
8.2.1 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
8.2.2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8.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8.3.1 关系模式的范式概念
8.3.2 多值依赖与第四范式
8.3.3 各范式之间的关系
§8.4 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
8.4.1 关系模式的分解
8.4.2 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8.4.3 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
§8.5 关系模式的优化
§8.6 关系查询优化
第九章 数据库设计与实施
§9.1 数据库设计概述
§9.2 数据库规划
§9.3 需求分析
§9.4 概念结构设计
§9.5 逻辑结构设计
§9.6 物理结构设计
§9.7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9.8 数据库应用的结构和开发环境ODBC
9.8.1 数据库应用模型
9.8.2 数据库应用开发环境ODBC
第十章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10.1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0.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0.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10.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概述
10.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技术
10.2.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前景与应用趋势
§10.3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0.3.1 数据仓库
10.3.2 数据挖掘
§10.4 数据库技术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