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首开“遥感科学与技术”新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新生,培养具备遥感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卫星遥感平台、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遥感数据处理、多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图像自动解译技术和虚拟仿真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城市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军事、地质、测绘、环境、海洋等各类遥感领域从事遥感电子设备与系统研制、应用系统和系统集成的建设与开发,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前沿,有创新意识,并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
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2学时) 遥感的概念,过程,特点,应用,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遥感物理基础(4学时) 电磁波谱,物体的反射和发射辐射,辐射传输方程。
第二章 遥感平台(2学时)遥感平台的种类,轨道参数,卫星轨道特点,各类遥感平台。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以及成像原理(6学时)遥感传感器的种类,传感器成像的原理,各类图像的特点。
第四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2学时)感图像数字化、数字图像的概念和形式。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10学时)各传感器的构像方程,遥感图像的几何形变,重点介绍遥感图像几何处理的原理方法,遥感图像的自动配准和图像的镶嵌。
第六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8学时)遥感图像辐射处理的基本内容,介绍二种常用的辐射校正方法,图像增强的方法,重点讲述遥感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第七章 目视判读(4学时)景物特征和判读方法,影响判读的因素,判读的一般过程,具体图像的判读方法。
第八章 计算机自动分类(10学时)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础知识,图像的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图像的监督法和非监督法分类原理、过程以及分类后处理,结合其他信息提高分类精度。
第九章 遥感应用(8学时)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讲解典型的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和流程。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地物反射波谱特性,遥感图象构像方程及几何纠正,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
难点: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和自动分类。
解决办法:
1)采用电视教学片和动画等方式辅助理论教学
2)加大计算机图像处理中遥感软件操作和编程实践教学的力度。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遥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实践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不但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具有显著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主要依托于各种遥感仪器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指导学生自编遥感图像处理程序,包括野外和室内遥感实践,贯穿教材每一章。从几十年教学实践看,效果良好,学生毕业后无论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多能很快地投入到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和遥感生产中去,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实践课程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野外实习包括地物光谱测量、设定样区和采样及图像判读等的和各种遥感图像处理、室内实习包括具体的遥感应用和工程以及编程等。又分设课间实习和集中实习,课间实习是每章讲完后针对本章的单个项目实习,集中实习是综合全书内容,有机地组合和利用各种方法完成一至二项遥感应用项目。达到学生既有遥感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课间实习:1、地物波谱特性测量(2学时); 2、几何纠正(2学时); 3、遥感图像增强和融合(2学时); 4、遥感图像目视判读(2学时); 5、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2学时); 6、遥感技术应用(2学时)。
集中实习:时间2星期,1、遥感图像几何纠正和制图;2、卫星影像修测地图;3、自编遥感图像增强和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程序;4、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
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利用了开放实验室 和本科生导师制等教学手段与方式, 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研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实验室向学生介绍、演示新软件、新技术,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进行学习与探讨;课间实习老师作示范演示,学生按实习指导书完成实习项目;集中实习老师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利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向学生介绍各种遥感科研成果和遥感生产流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4)考核内容与方法
学生必须按指导书上规定的要求上交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考核。
5.创新与特点
理论与实践全面紧密结合;
科研成果丰富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和项目是国内外最新的最基本的遥感方法。
遥感课程组注重遥感教材的建设,根据教学大纲自编的教材能满足本校各届各专业的遥感教学,并能供给全国其它院校使用,教材建议是根据遥感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做到与国际同步,本教材从1979年开始编著出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本遥感教材“遥感技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79年,武汉),1988年编著出版“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测绘出版社,1988年,北京,),1996年编著出版“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测绘出版社,1996年,北京,1999年第二次印刷),2003年编著出版“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武汉,2004年第二次印刷,2005年第三次印刷)多次改编后基本上与时代同步,今后将在五年左右时间更新改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