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全称及所属专业
课程全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所属专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二、课程性质与重要性说明
专业必修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中,起着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物流系统概念和进行优化的思维模式的作用。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物流系统的定性分析和重要决策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简介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充分运用管理学、信息科学和控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和工具,系统、全面地阐述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构建物流系统的整体研究框架,使学生能够在统一的整体分析框架下,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物流组织系统、物流网络系统、物流控制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绩效评估系统等物流子系统的内涵及其内在运作机理,从而掌握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的各类方法和工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
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一门较新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包括:系统工程、管理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数学规划和运筹学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六、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且内容庞杂,在学习时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求学生针对各章节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或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搜寻合适的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加以系统学习、分析和设计。
教材标准名称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材作者
沈祖志
教材出版信息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5年7月
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必修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中,起着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物流系统概念和进行优化的思维模式的作用,掌握物流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方法。
授课对象、学时/学分
网络教育专升本,网络教育专科,60/2。
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正确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物流系统的定性分析和重要决策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培养既懂物流管理,又能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专业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注:★部分为难点
第1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论
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物流系统要素的目标冲突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第2章 物流系统组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了解物流系统组织的历史演变过程
熟悉和掌握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系统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深入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组织分析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以及基于这些因素的决策过程(★)
第3章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物流网络构成要素及其几种典型结构
物流节点的类型与功能
物流节点选址的主要模型与求解算法(★)
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技术(★)
第4章 物流系统控制机制分析与设计
物流系统控制的概念及其类型
物流系统控制机制分析与设计方法(★)
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功能系统中物流信息分析(★)
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分析(★)
物流信息的分类、特征以及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系统构成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生命周期(★)
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第6章 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估
理解物流绩效衡量的意义和作用
熟悉物流绩效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了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掌握物流绩效评价模型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