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医药科学基础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学微生物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学微生物学由钟照华 王燕 谷鸿喜 马佳毓 凌虹等主讲

  • 提示:批量下载已经包含此资源,无须单独下载。
  • 01 绪论
  • 02 第1章 细菌形态结构
  • 03 第2章 细菌生理
  • 04 第3章 细菌遗传
  • 05 第4章 病毒基本性状
  • 06 第5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
  • 07 第6章 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机制
  • 08 第7章 抗感染免疫
  • 09 第8章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
  • 10 第9章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原则
  • 11 第10章 微生物感染的控制
  • 12 第11章 葡萄球菌属
  • 13 第12章 链球菌属
  • 14 第13章 奈瑟菌属
  • 15 第14章 埃希菌属菌
  • 16 第15章 志贺菌属
  • 17 第16章 沙门菌属
  • 18 第17章 弧菌属
  • 19 第18章 结核分枝杆菌
  • 21 第20章 无芽胞厌氧菌
  • 22 第21章 棒状杆菌
  • 23 第22章 芽胞杆菌属
  • 24 第23章 耶尔森菌属
  • 25 第24章 布鲁菌属
  • 26 第25章 其他细菌
  • 27 第26章 支原体
  • 28 第27章 立克次体
  • 29 第28章 衣原体
  • 30 第29章 螺旋体
  • 31 第30章 放线菌
  • 32 第31章 肠道病毒
  • 34 第33章 黄病毒
  • 35 第34章 出血热病毒
  • 36 第35章 狂犬病病毒
  • 38 第37章 肝炎病毒
  • 39 第38章 单纯疱疹病毒
  • 40 第39章 腺病毒
  • 41 第40章 其他病毒
  • 42 第41章 朊粒
  • 43 第42章 病原性真菌
  • 44 实验课件1
  • 45 实验课件2
  • 46 实验课件3
  • 47 实验课件4
  • 48 实验课件5
  • 49 实验课件6

课程介绍

 (适用于五年制、七年制医学各专业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命规律、致病、诊断和防治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临床基础学科之一。虽然我们对病原微生物的生命规律有了长足深入的了解,在诊断、预防和控制上也有了许多措施,但近十年来大量新的重要致病性微生物被发现,许多已经基本控制的微生物感染重现,以及AIDS、SARS的流行再次强调了微生物学在医学乃至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1、课程安排和教学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是医学学生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要求学生具有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1)理论教学:讲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从中建立科学的历史观。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生命规律、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科的发展,在HIV/AIDS、CoV/SARS的讲授中体现学科的社会意义,注意将学科知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2)实验教学: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方法。

2、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课24学时(5次课,4学时/次)。
七年制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讲座2学时,读书报告2学时,实验课36学时(9次课,4学时/次)。

(1)理论课内容包括5部分:
①微生物学基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理,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病毒的基本性状,真菌的基本性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抗感染免疫,微生物感染的诊断,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原则,感染性疾病的控制。
②致病性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弧菌属,分枝杆菌属,梭菌属,拟杆菌属和其他无芽胞厌氧菌属,捧状杆菌属,布鲁属菌,其他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③疾病相关病毒:肠道感染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黄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病毒,逆转录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其他病毒。
④主要致病性真菌。
⑤朊粒。

理论教学完全要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双语教学。

(2)实验课内容包括:

①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基本方法。
②化脓性球菌的分离鉴定。
③致病性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含血清学诊断方法肥达反应)。
④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含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
⑤病毒的快速诊断。

其中除①是基本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外,其余均为系统性的综合试验,要求学生在一定实验技能上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试验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