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是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开放专科)旅游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36学时,2学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本课程选用的文字教材是陈刚平等主编的《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本课程旨在培养未来的旅游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乐业的精神,使其认识并履行对旅行者的道德责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旅游工作者。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道德概述:道德的含义和本质,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道德的历史类型,社会主义道德;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作用;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和要求: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至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旅游职业道德评价: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根据、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和手段,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人生价值与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的方法,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
刘志敏,财经部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1984年7月起至今执教于中央电大。主持的课程有:市场营销学、公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等。
刘爱君,财经部副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1984年7月起至今执教于中央电大。主持的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小企业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等。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旅游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专科)的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是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开放专科)旅游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2学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旅游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选用的文字教材是陈刚平等主编的《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旅游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乐业的精神,使其认识并履行对旅行者的道德责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旅游工作者。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职业道德的观点的教育,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三、教学对象
专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学员。
四、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中,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的题型进行考核;
“熟悉”即要十分清楚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分析等题型进行考核;
“掌握”即明白、懂得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五、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
本课程的后修课程:现代礼仪、旅行社经营管理等。
六、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建议
辅导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面授辅导学习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熟悉录像教材内容,使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能够有机结合;其次,辅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点、疑难问题,同时要密切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开展案例教学,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再则,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应作适当的补充,组织学生就学习方法和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与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建议面授辅导不少于1/3课内学时。学时分配如下表:
章次 | 教学内容 | 文字学时 | IP课件学时 |
第一章 | 道德概论 | 6 | 1 |
第二章 | 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 6 | 1 |
第三章 | 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和要求 | 6 | 1 |
第四章 | 旅游职业道德规范 | 6 | 1 |
第五章 | 旅游职业道德评价 | 6 | 1 |
第六章 |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 6 | 1 |
复习 |
|
| 2 |
合 计 | 总 计 | 36 | 8 |
二、多种媒体的教材
1、文字教材
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本学科的体系编写,依据成人自学的特点,遵循“专科、务实、创新”的要求,较系统地阐明旅游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各部分主要有课前导读、教学目标和要求、各章小结、学习与思考等。
2、网上资源:
8讲IP课及其他网上资源。
3、其他
包括直播课堂、刊物等,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案例及必要的练习思考题等。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手段,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辅之以网上资源、录像课、面授辅导和模拟实践,自学可以采取个人和小组学习等方式,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2、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由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担任,不少于课内学时的1/3,各地辅导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各类网上资源,熟悉并掌握课程内容,认真备课。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分析、作业讲评等方式,提示学习思路与方法、讲解重难点问题、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解答作业等,培养学员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除完成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外,在教材和网上将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学生可在当地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部分题目进行练习。
4、考核
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考核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本课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终结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试题难度和题量按教学层次要求安排。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上述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不得脱节。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一章道德概述
教学目标:
1、阐述道德的本质、结构与作用
2、比较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
3、详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以及家庭道德规范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含义和本质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本质
三、道德的基本属性
四、道德与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
一、道德的结构
二、道德的功能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第四节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社会公德
四、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教学要求:
1.掌握道德的含义与本质、结构与作用
2.掌握道德的结构、功能与作用
3.了解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
4.熟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以及家庭道德规范
第二章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1、阐述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2、详细说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五个基本内容
3、介绍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
4、详细说明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职业和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进步性
二、崇高的目的性
三、广泛的适应性
四、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
五、多层次性
第四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旅游专业队伍的素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有利于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
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五、有利于抵制精神污染和反对、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
教学要求:
1.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2.熟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五个基本内容
3.了解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
4.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章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和要求
教学目标:
1、阐述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内容
2、阐述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说明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核心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集体主义在旅游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第三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热爱旅游事业
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内容
2.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了解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旅游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
阐述“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至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这五种规范的含义,重要性及具体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真诚公道信誉第一
一、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道德含义
二、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重要性
三、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具体要求
第二节热情友好宾客至上
一、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道德含义
二、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重要性
三、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一、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的道德含义
二、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的重要性
三、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一、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道德含义
二、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重要性
三、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具体要求
第五节锐意改革勇于竞争
一、锐意改革、勇于竞争的道德含义
二、锐意改革、勇于竞争的重要性
三、锐意改革、勇于竞争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1.掌握“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道德含义和具体要求
2.掌握“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道德含义和具体要求
3.掌握“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的道德含义和具体要求
4.掌握“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道德含义和具体要求
5.掌握“锐意改革,勇于竞争”的道德含义和具体要求
6.了解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第五章旅游职业道德评价
教学目标:
1、阐述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及根据
2、分析说明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手段及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根据
一、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含义与特点
二、旅游职业道德评的标准
三、旅游职业道德评的根据
第二节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和手段
一、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
二、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
第三节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一、对旅游职业道德行为的善恶起裁决作用
二、旅游职业道德评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三、旅游职业道德评价有突出的调节作用
教学要求:
1.掌握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2.了解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
3.掌握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4.掌握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5.了解旅游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第六章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
1、阐明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涵义、要求
2、讲解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的具体内容
3、在分析人生价值的基础上,详细说明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
4、阐述人格、理想人格的涵义,并分析如何塑造理想人格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一、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二、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的要求
第二节旅游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二、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三、锻炼职业道德意志
四、确立职业道德信念
五、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第三节人生价值与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的方法
一、人生价值
二、旅游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三、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
一、人格的堵养
二、理想人格的含义
三、理想人格的审美
四、努力塑造理想人格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涵义、要求
2.掌握旅游职业道德修养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3.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
4.掌握人格、理想人格的涵义,了解如何塑造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