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本教材是根据新规范以及国家教育部大学本科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编写的。
本课程教材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国强等编著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书分为八章:分别为:绪论—地震知识、抗震知识、抗震原则;场地与基础抗震;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单层厂房抗震设计;隔震与减震设计;每章还有例题、习题和思考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概念,掌握抗震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根据抗震设计的原理及结构的类别进行结构布置和选型,掌握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结构抗震设计。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建筑抗震设计》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各类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教材名称: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编 者:李国强、李杰、苏小卒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张文芳. 崔路苗. 建筑结构被动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 山西建筑,2006,(22)
[2] 刘文锋. 李建峰.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阻尼比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05,(02)
[3] 潘绍焕. 建筑物隔震技术概说(三)[J].邮电设计技术,2000,(06)
[4] 尚九平. 林厚秦. 建设科技 ,2005,(Z1)
[5] 冯陈. 隔震建筑的下部结构设计[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
[6] 田文斌. 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J]. 电力学报,2002,(04)
第1讲:1.1地震与地震动
第2讲: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第3讲:1.3地震灾害概说
第4讲:1.4工程抗震设防
第5讲:1.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第6讲:2.1.1建筑震害的影响因素
第7讲:2.1.2卓越周期
第8讲:2.1.3覆盖层厚度
第9讲:2.1.4场地类别划分
第10讲:2.2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了解)
第11讲:2.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第12讲:3.1概述
第13讲:3.2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第14讲:3.3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
第15讲:3.4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第16讲:3.5.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第11讲:3.5.3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
第18讲:3.6竖向地震作用(介绍)
第19讲:3.8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第20讲:3.9.1结构抗震验算
第21讲:4.1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点
第22讲:4.2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
第23讲:4.3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
第24讲:4.4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第25讲:5.1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第26讲:5.2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
第27讲:5.3.1框架结构的设计特点
第28讲:5.3.2D值法
第29讲:5.3.3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
第30讲:5.3.4梁柱构造要求
第31讲:6.1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
第32讲:7.1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第33讲:8.1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