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从系统论出发,阐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在国际社会中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经济格局是政治格局的基础,政治格局则是经济格局的集中表现。本课程主要阐明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当今世界格局的走向。因此,政治格局问题既要讲清格局所处的社会时代这一理论问题,又要讲清政治格局演变这一历史过程,还要讲清当前什么样的政治格局这一现实问题。
世界政治与经济课程介绍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主要从系统论出发,阐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在国际社会中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主要由哪些行为主体构成?影响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因素有哪些?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经济格局是政治格局的基础,政治格局则是经济格局的集中表现。主要阐明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当今世界格局的走向。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形成演变与终结:“格局”寓于“体系”之中;“格局”是“体系”在某一发展阶段上行为主体力量组合的状态。因此,政治格局问题既要讲清格局所处的社会时代这一理论问题,又要讲清政治格局演变这一历史过程,还要讲清当前什么样的政治格局这一现实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在20世纪内尚未丧失,其支配地位虽有所削弱,但尚未根本动摇。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的全面分析,认识发达国家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的本质,运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原苏联俄罗斯经济与政治:认识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科学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正确判断俄罗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明确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走向如何?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国际地位: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自主独立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代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这既是对当前国际局势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以上各章所述问题的综合论述,还是一切世界经济政治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考试大纲
第一章: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一个大系统。这个体系以经济体系为基础,以军事为手段,以政治为集中表现。这一体系是由构成它的行为主体及相互关系组成的,并受它的内在的和外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图景。国际政治体系是把握国际风云变幻的总绳索,是观察和认识国际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和出发点。 重点是国际社会的构成和特征,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形成的条件和标志、发展变化的动因以及国际政治体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国际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三类国家、多种集团的多极化格局的世界经济体系。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几个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振兴经济、发展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构成和变化。因此,研究当今世界经济的演变及其规律性,了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把握当前世界格局的走向。
第三章: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演变
国际政治主体参与国际事务表现为国际政治行为。各国国际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国际社会呈现出政治格局局面。国际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主角国家和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样式和规模等。它既寓于国际政治体系的母体之中,又是国际政治行为的必然结果。时代决定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内容、形式以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掌握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是学习这一章的中心环节。把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涵义及其演变规律,认清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及其特点,明确格局转换新时期各国综合国力优势的角逐。
第四章: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几乎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经济、政治及其霸权兴衰的历史,对我们观察国际斗争的风云变幻,把握世界潮流的基本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政治和全球战略的全面分析,重点解决对发达国家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的本质的认识;当代发达国家的新变化和对外战略的演变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其固有矛盾的问题。
第五章:力争恢复大国地位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苏联的法定继承者,也是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了解苏联的过去和解体的原因,了解俄罗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无裨益。科学地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悄然崛起,改变了世界面貌。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努力整治内部,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保护国家主权。同时努力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全面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外交,正确认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与经济政治的变革。重点是要掌握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变化及其经济改革的任务。
第七章: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国际地位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国外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建国50多年来,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和繁荣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重点是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的原则。
第八章:当代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当今时代虽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但总体来讲,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时期。在这一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影响和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两大主题。在霸权主义图谋主宰世界的今天,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关键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由于当今世界存在着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必然涉及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必将充满着各种国际力量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和激烈的政治斗争,再加上一系列摆在人类面前的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使得建立国际新秩序成为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本章重点要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认清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障碍以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发展的途径,把握国际新秩序建立的长期性。
第九章: 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综述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格局趋向多极化,原冷战时期的次力量中心渐渐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引发了全球及地区安全结构的剧变,民族、种族、边界纠纷及矛盾显得突出,民族冲突甚至局部战争接连不断,给全球及地区和平与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重点是了解东欧、中亚经济政治转型、南联盟战争、亚洲金融危机、克什米尔冲突、阿以冲突、国际反恐战争等,难点是如何把握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变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