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人文社会经济学中央电大 旅游经济学

中央电大 旅游经济学由刘志芳、王学峰主讲

  • 来源:中央电大
  • 格式:ASF
  • 状态:共11讲 更新完毕

课程介绍

 

旅游经济学课程说明

 

  “旅游经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课内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为主线,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为时空载体,深入分析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本书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旅游经济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分析、阐释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旅游经济活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旅游联结体、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企业与经营、旅游政策与行业管理、旅游经济影响与效益等内容。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专科)、经济数学基础。

  后续课程: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

 

旅游经济学教师介绍

主编张辉教授简介

张辉

  工作经历:

  1988.7—1997.4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1997.4—2008.9 北京第二外国语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2008.7--迄今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

  兼职工作:

  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旅游局旅游从业人员认证考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旅行社集团决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广告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行社集团决策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锦州市政府顾问

  重要荣誉:

  • 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 荣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 2003年在第三届“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征评活动”中,被授予“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peihui1@sina.com

主讲历新建教授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中国旅游与休闲中心副主任。

  社会兼职:

  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秘书处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

  旅游经济、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与休闲、出境旅游等。

  主要科研成果:

  近六年共发表论文39篇,其中核心16篇。截至2004年检索,8篇被CSSCI索引收录,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又1篇已入选)。著写、参编书共19部。参与各类课题近30项,其中省部级6项。

  所授主要课程:

  《旅游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本科生);《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生)。

  联系方式:010-65778353(办公);E-mail:lixinjian@bisu.edu.cn。

中央电大主持教师刘志芳介绍

  刘志芳,女,1979年5月出生,河北廊坊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曾在《经济日报》、《财政研究》、《理论探讨》、《经济研究参考》《日本问题研究》、《学术论坛》、《经济论坛》等核心期刊及《中国税务报》、《河北日报》等报刊发表过十篇余文章;曾参与国家课题项目2项,其它类课题研究3项;学术专著1部;参与编著教材2部。

 

旅游经济学课程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旅游经济学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旅游经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课内54学时,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旅游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旅游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旅游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和解决旅游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旅游经济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理论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做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具体要求,请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绪论、旅游与旅游经济活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旅游联结体、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企业与经营、旅游政策与行业管理、旅游经济影响与效益。

  四、教学媒体

  1.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课内54学时,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2.文字教材:主教材是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张辉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经济学》(2011年版),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3.音像教材:IP课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IP课件共6讲,主要讲授书中的重点、难点;动态IP课件根据需要随时录制,以讲授考试相关知识和旅游经济热点问题。静态IP课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IP课件一览表

讲数

讲授内容

讲授人

讲授时长

第1讲

旅游经济学课程导读

刘志芳(中央电大)

50分钟

第2讲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

王学峰(北京交通大学)

50分钟

第3讲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

王学峰(北京交通大学)

50分钟

第4讲

旅游联结体和旅游产业结构

侯小莹(北京电大)

50分钟

第5讲

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经营

侯小莹(北京电大)

50分钟

第6讲

旅游政策与行业管理

刘志芳(中央电大)

50分钟

  4.网上教学辅导:在电大在线(www.open.edu.cn)平台上,提供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说明、主编主讲教师介绍、各章主要教学内容辅导、午间直播与IP课件、作业讲评、案例等内容。各地电大辅导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教学进度和学习计划上网游览;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每学期安排2次实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和手段请见电大在线网上的安排表),非实时答疑每天进行,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交流。另外本课程还将不定期安排教研活动,欢迎各地电大辅导教师积极参加(具体时间和手段请见电大在线网上的安排表)。

  五、教学及其实践环节

  1.自学。即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收看电视课、直播课堂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强调自学是远程开放教育和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小组讨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性、个别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小组讨论的作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经验,提出问题大家相互探讨,遇到困难相互鼓励。本课程每学期开展一次结合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具体讨论时间、题目和要求见中央电大在线学习网,专题讨论各地电大也可以结合本地教学自行组织。

  3.面授辅导。即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辅导时间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本课程的性质,本着提高学习质量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适度安排;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直播课堂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习时怎么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同时建议各地电大教学辅导教师在面授辅导过程中,多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事例进行,多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4.形成性考核。本学期共安排4次形成性考核,每次满分100分。作业册由中央电大杂志社统一发放,电话:010-68182513,联系人:陆心宝老师。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并据以评定成绩。

  5.教学研讨。由中央电大组织试点电大的有关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既要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讨,必须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6.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考核,注重教学、学习过程,后者为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

  7.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主要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课程主持教师刘志芳随时恭候大家进行学习交流。

  E-mail地址:liuzhf@crtvu.edu.cn

  六、学习者需求分析

  1. 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旅游及相关岗位上工作,应该说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职成人学习,工作、家庭、学习三者矛盾突出,因此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别化的趋势,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成为必然。

  成人学习有70%—80%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外语知识薄弱。

  此外,此专业的大多学生虽然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对于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薄弱。

  2.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报考此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从事导游、酒店管理或与旅游有着一定关系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的工作时间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比如,当该地区进入旅游旺季时,这些学生可能就没有空闲时间进行学习,而进入到旅游淡季的时候,他们的空闲时间又很多。

  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不同,所以旅游专业的学生数量会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全国各地电大的硬件支持与学生的学习条件有较大差异。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开课程,各地电大辅导教师尤其是地区级电大数量不足,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不深。

  七、网上教学整体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1.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网上教学资源作为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补充,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网上教学具有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点,力争在教学形式上取得突破。

  4.根据课程多媒体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按照课程网上教学需要,对网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使其做到最佳组合。

  5.通过网上教学的实施,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缩短学习跨度,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课程的教学媒体,体现课程媒体的完整性。

  八、网上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设计

  网上教学的整体方案的设计根据“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配合主要媒体(文字教材)的使用,合理安排、设计。网上教学作为教学的助学手段,使学生在远离教师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准确地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使其能够将理论付诸于实际。

  为此,我们开发了专门的教学平台,网上动态教学资源栏目主要有:课程公告、课程简介、IP课件、直播课堂、在线讨论、问题咨询、学习自测、作业讲评。

  具体内容为:

  1.课程公告。发布课程《旅游经济学》方面的动态信息。

  2.课程简介。课程说明、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教师介绍、学习指导、媒体介绍和指导、考试说明等。

  3.午间直播。本课程安排1次,主讲人:刘志芳(中央电大),就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相关内容做实时指导。

  4.IP课件:6讲。

  5.在线讨论。每学期安排二次实时网上答疑和讨论。

  第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针对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答疑;

  第二次安排在学期末,针对复习考试内容答疑;

  非实时的网上讨论:通过BBS课程论坛进行,交流旅游经济学有关问题;并带领大家就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

  6.问题咨询。按章节总结重点、难点问题,这是网上辅导内容的重点,建议大家经常上网浏览,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为学生提供了综合练习题训练的参考答案。

  7.学习自测。随教学进度,设计一些练习题,希望同学一定要随学习进度逐章联系,掌握这类内容即可以实现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为终结性考试奠定基础。

  8.作业讲评。作业题及对计入成绩的作业进行讲评。

  九、网上教学进度实施表

  以上教学媒体可供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用,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灵活把握学习的栏目与内容,同时,“旅游经济学”课程组将加强与教师及学生的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的、交互性、灵活性、超越时空性的支持服务系统。(见附表)

  十、教学建议

  由于本课程内容中涵盖了有关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所以对于没有学习过西方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建议在开课前对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进行集中补课;也可以在学习本课程每一节内容前,补充与该内容相关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为学习本课程内容做准备。

  本课程应多联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经常辅以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诱导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在教学的安排上,应从实际出发,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为前提。

旅游经济学(专)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表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旅游、酒店管理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审批人签字:

填表人:刘志芳

填表时间:2011、9

栏目

辅导文本

IP课件

语音辅导材料

作业自测

案例库或习题库

虚拟实验等

网上讨论

网上答疑

点对点视频会议

栏目发布时间

辅导文本

IP课件

语音辅导材料

作业自测

案例库或习题库

虚拟实验等

网上讨论

网上答疑

点对点视频会议

非实时

实时

非实时

实时文本

实时视频

非实时

实时

非实时

实时文本

实时视频

第一周

1章

第1讲

   

1

             

第十周

6章

第4讲

   

6

             

第二周

1章

第1讲

   

1

             

第十一周

6章

第4讲

   

6

             

第三周

2章

第1讲

   

2

             

第十二周

7章

第5讲

 

布置第二次作业

7

             

第四周

3章

第2讲

   

3

             

第十三周

8章

第5讲

   

8

             

第五周

3章

第2讲

   

3

             

第十四周

9章

第5讲

 

作业二讲评

9

             

第六周

4章

第3讲

   

4

             

第十五周

9章

第5讲

 

布置第三次作业

9

 

热点问题讨论

         

第七周

4章

第3讲

 

布置第一次作业

4

             

第十六周

10章

   

作业三讲评

10

             

第八周

5章

第4讲

   

5

             

第十七周

10章

     

10

             

第九周

5章

第4讲

 

作业一讲评

5

   

教学内容讨论

   

1

 

第十八周

复习

   

布置第四次作业

     

期末复习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