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是当代法制社会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民商事法律之一,是调整票据当事人之间的票据授受关系和货币支付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票据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对于一国商事活动领域的财产权利交易流转乃至融资体制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我国商法体系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票据法制的完善始终是一个相当敏感而困难的问题。作为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冷门的状态。相比公司、证券、保险等法律部门,商法学者对中国《票据法》规定之得失、运行之现状与改进之前景的研究皆显不足。此种状况与票据制度在支付、信用、汇兑等方面所承担的重大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所体现的愈益重要的地位相比,非常不相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商事立法系统性与技术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票据法制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提上议程;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中,票据是交易、信用、融资等不可缺少的工具。要使票据的管理、流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就必须对票据法进行全面研究。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研究票据的立法和司法,开设票据法课程,不仅对培养金融工作方面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对培养专业票据实务法学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法律工作者,如果不懂票据及有关票据的法律,可以说很难开展工作,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就更不可能了。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们拥有更多掌握国际结算和支付工具的票据人才、能紧跟现代国际国内票据业务形势的变化、能擅用票据规则、防范票据风险。
票据法是专业基础选修课系列之一。票据法从属于商法体系,但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规则,与传统民商法原理差异较大,既抽象又与实践结合密切,所以本课程在基本内容上,融制度介绍与规则分析于一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于票据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则的系统阐述。本课程以票据法理论为基本线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相关的行政法规为依据,同时吸取了日内瓦票据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法原理,对于票据法的各个基本制度和规则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为:票据与票据法、票据法律关系、票据当事人的权利、票据行为、票据的伪造、变造与涂销、票据的丧失、票据抗辩、空白票据、汇票、支票、本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我国票据法的基本规定,熟悉汇票、本票、支票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票据法律知识结构、培养票据法律思维,形成运用票据法理和法律解决票据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及基本情况:
票据法是法学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任选课,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它属于民商法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涉及面较广的课程,本质上仍属私法范畴。本课程以票据法理论体系为线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对票据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则以及我国票据法、票据法的沿革,各国现代票据法,国际票据法公约进行了系统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票据法的一般原理、票据法律关系、票据当事人的权利、票据行为、票据的瑕疵、票据的丧失、票据抗辩以及汇票、本票、支票等。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票据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董安生主编,票据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美)Richard E.Speidel,(美)Steve H.Nickles著,《票据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台)曾世雄、曾陈明汝等著,《票据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谢怀栻著,《票据法概论》(增订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吕来明著,《票据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于莹著,《票据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于永芹主编,《票据法案例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杨继著,《票据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胡德胜、李文良著,《中国票据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大纲内容:
本课程分为12章,含40个知识点,计划用40个课时讲授。主要参考教材为董安生教授主编的《票据法》,辅助教材为于莹教授编著的《票据法》。
第一章 票据法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的概念、票据的功能、票据的特征、票据的种类、票据法的概念和特征、票据法的体系、国际票据法的统一、我国票据法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的概念、功能、种类和票据法的体系。
第二章 票据法律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票据关系的种类、票据关系的当事人、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以及票据的基础关系和票据关系的无因性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关系的种类、票据当事人、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以及票据关系的无因性。
第三章 票据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行为的概念、性质、分类、特点,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以及票据行为的代理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以及票据行为的代理。
第四章 票据权利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权利的概念、票据权利的种类、票据权利的原始取得、票据权利的继受取得,票据权利的行使、保全和消灭以及票据法上的权利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权利的种类、票据权利的取得以及票据权利的行使、保全和消灭。
第五章 票据的瑕疵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涂销和票据更改的概念、构成要件、效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伪造和票据变造的构成要件和效力。
第六章 票据抗辩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抗辩权的概念、特点、种类,票据抗辩限制的理论、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规定以及票据抗辩限制与票据善意取得的区别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抗辩权的特点、种类,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以及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规定。
第七章 空白票据
本章介绍了空白票据的含义、空白票据的成立要件、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空白票据的效力以及无效票据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空白票据的成立要件、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以及空白票据的效力。
第八章 票据的丧失与补救
本章主要介绍了票据丧失的概念、构成要件、各国有关票据丧失补救的规定、挂失止付制度、公示催告制度以及票据诉讼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票据丧失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挂失止付制度和公示催告制度。
第九章 涉外票据法律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了涉外票据的概念及特征、涉外票据的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以及我国关于涉外票据法律适用的规定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涉外票据的特征、涉外票据的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
第十章 汇票
本章主要介绍了汇票的概念、特征,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以及追索权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及保证。
第十一章 本票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票的概念、特征、种类,本票出票的记载事项、效力,我国票据法关于本票付款的规定以及本票准用汇票的规定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本票的特征、种类、本票出票的记载事项、效力以及本票准用汇票的规定。
第十二章 支票
本章主要介绍了支票的概念、特征、分类,支票出票的记载事项、支票出票中的禁止透支原则、效力,支票付款的提示、支付规则,支票的转让和追索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支票的特征、分类,支票出票的记载事项、出票效力,支票付款的提示以及支票的转让和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