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兰州大学 国际法由李晓静主讲

  • 来源:兰州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状态:共42讲 正在更新

课程介绍

 
课    程    介    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交往日益增多,彼此依赖不断加深,国 际法在解决各国之间的各种争端、保护各国国家及其国民的合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繁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展,也使得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知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国际法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通过国际程序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建立国际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国际法不仅是国家外交、外事工作人员和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和国民应当了解的常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学习国际法、不掌握国际法,就很难在对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难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如果不掌握国际法,就很难从法律上对抗来自任何方面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也很难真正地建立起国际和谐社会。在当今世界,国际法知识的普及程度已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文化水平的标准之一!
        国际法这门课系统阐述了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讲授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公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国家只有严格遵守国际公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国际法是一门法律性、政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要求学生时刻注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关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学生们应该能够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案例和国际事件,加深对国际公法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把国际公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的学习融入到对国际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为维护国家的权益,促进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
 
课    程    特    色
 
  本课程为法律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对国际法规则和原则、制定与适用过程,确定国际法的各种手段,各种各样的争端解决程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掌握国际法在现代国际社会的应用,使学生能基本理解国际公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潜力与局限。本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能够深入学习国际法专门领域的充分背景知识,而且也向学生介绍国际法的研究方法并且指导学生怎样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国际法材料。课程主要以培养德才兼备、懂法律、懂国际,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新世纪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为特色。本课程在培养国际法学学生方面,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通过国际法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法律知识,并运用国际法分析一般的国际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发展更需要懂得国际规则。课程目标为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方面,坚持"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理念,以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讨论、前沿讲座等多种方式,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课外阅读与讨论、前沿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法学学科发展前沿,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将案例分析和撰写课程论文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    学    大    纲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分九章四十二讲来系统介绍国际法的相关法律问题。主要参考教材采用了白桂梅教授的《国际法》,而邵津教授《国际法》和王铁崖教授的《国际法》为辅助参阅教材。章具体分为国际法的概述、国际法渊源、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管辖与豁免、条约法、国际法的上的责任、国际法中的个人以及海洋法九大板块。
     (1)在国际法的概述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国际法的概念、性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不同、国际社会的一般实践、国内法对国际法的态度、国际法在中国适用的实践,国际法的历史,国际法理论学说。其中,应掌握国际法的概念与性质,了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理论学说,熟练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
 
     (2)在国际法渊源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渊源的种类,条约作为国际法的渊源、习惯作为国际法的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和衡平法、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等问题,其中,应当掌握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形式渊源与实质渊源、国际法的条约渊源以及习惯渊源,了解国际法的其他渊源。
 
     (3)在国际法的主体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国际法主体的概述、国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国家的形式、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和政府的承认,国家的继承等相关知识。其中,应该熟练掌握国际法的主体概念、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继承与承认相关的概念和规则等内容。
 
     (4)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发展及基本内容。其中应该重点掌握的是各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能够在具体的国际法案例中通过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判断国家的行为是否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相符合。
 
     (5)在管辖与豁免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国家管辖权、国家刑事管辖权、普遍性管辖、国家管辖豁免及国家管辖豁免的理论、主体、不得豁免情形,国家管辖豁免的放弃、庇护与引渡的原则及我国引渡制度。其中,应该主要掌握国家管辖权的内容、国家管辖豁免的相关理论以及引渡与庇护的相关制度。
 
     (6)在条约法一章中,主要介绍了条约的定义、条约的缔结、条约的保留以及条约的适用、解释及修订等相关知识。其中对条约的缔结、保留、解释与修订应该重点掌握。
 
     (7)在国际法上的责任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国家责任的概念及发展、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家责任的免除、国家责任的形式及实施,国家责任的援引、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以及关于国家国际刑事责任的形式问题、国际赔偿责任等问题。其中,应重点掌握关于国际法上的责任的概念、国际不法行为责任、不加禁止的损害责任、国家责任的免除、国际赔偿责任等问题。
 
     (8)在国际法中的个人一章中,主要介绍了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国籍、国籍的取得、国籍的丧失、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及外交保护问题。其中应重点掌握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国籍的相关问题、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外交保护等问题。
 
     (9)在海洋法一章中,主要介绍了海洋法的概念及历史发展、基线、内水、领海、海峡及毗连区、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沿海国在领海的管辖权、群岛国的领海、海峡、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国际海底区域、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海洋法法庭等问题。其中,应重点掌握基线、领海、毗连区、无害通过权、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国际海底区域以及争端的解决机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