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财政与金融》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济管理人员掌握财政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改革实践。通过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制度,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实务技能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 学 方 法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内容多、理论深、范围广、政策性强的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和形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关键。为此我们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注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课件的制作;同时通过相关网站链接;网络视屏和授课录像等来完成授课。其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课件的制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施教过程中强调多媒体课件放映和教师的同步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课堂系统讲授教学方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讲授中突出重点难点,把大量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所以同样使用于本课程。
(2)研究型教学方法。作为一门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现实财政金融现象,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课程教学取得效果的关键。研究型教学主要是指通过热点财政金融问题的点评、要求学生抓住某个问题系列讨论与评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明显,学生的经济敏感度明显增强。
(3)利用课程主页BBS论坛,进行网上答疑和课外辅导。课外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扩充学习广度的有效方式。本课程任课教师利用课程主页BBS论坛,采用网上答疑、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的课外学习。课外指导通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充分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的要求。
(4)实践教学法。借助合作单位的平台,进行模拟股市、模拟期市、模拟汇市以及网上银行业务等仿真实践教学,通过实践,缩短了书本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进一步培养了实践能力。
(5)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和学生通过经常性的交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市场需求与发展设计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巧妙的设计,针对财政与金融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把相关案例资料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使学生的理性学习和感性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并且准备课堂或课后的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课 程 特 色
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是采用从集中到分散,再从分散到集中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从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问题研究出发,提出财政与金融是国家资金分配的两条渠道,从而引申出财政与金融的具体内容,最后再分析财政金融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以便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财政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其中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形式又有一定的差异。财政部分相对理论性和政策时效性较强,所以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提问、热点新闻点评以及课外参考资料阅读相结合的办法。我们一般鼓励学生多看参考书,多了解经济信息,尤其是一些入门性的普及性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出疑问,教师则更多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带领学生从枯燥的书本中走向充满趣味的现实。金融部分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外,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仿真实训和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实战实训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构建学生跨专业思维、跨课程思维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重要特色。为此,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进行:
1、对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和新动向进行讨论、点评。本课程要求学生对每周的财经新闻进行模拟点评、链接资料分析、讨论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结合课程内容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撰写小论文。
3、通过加强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单位的合作和网站的连接,指导学生完成金融市场、银行业务等相关内容的仿真实训;通过引入相关金融产品,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培养学生跨专业思维、跨课程思维的能力。
4、通过证券与期货模拟室完成训练学生对金融市场把握程度。
授 课 计 划
周次 视频顺序 授课视频的内容摘要
一 1 财政的概念、要素、本质以及财政的产生
2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3 财政支出的构成、分类及原则
4 购买性支出
5 转移性支出
6 财政收入的分类构成
二 7 财政收入的规模、结构 作业练习题
8 税收概述、税收的特征、税收原则、税收转嫁
9 税收分类、税制结构 作业练习题
10 税制制度
11 增值税、消费税、 作业练习题
12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 13 国债概述、国债的发行、国债的偿还以及国债 作业练习题
14 货币的产生与演变、货币的本质
15 货币的职能
16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
17 货币制度的演变
18 信用概述、商业信用
四 19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20 信用工具的特征、票据
21 债券、股票 作业练习题
22 利息及利息率
23 金融市场概述
24 货币市场概述、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
五 25 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26 股票的发行市场、流通市场
27 长期债券发行、流通市场以及投资基金市场
28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9 商业银行的性质、组织形式、职能
30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业务
六 3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业务
32 货币需求
33 货币供给、货币均衡
34 通货膨胀
35 通货紧缩
36 货币政策
教材及参考书 : 1、《财政与金融》,朱耀明、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实用财政与金融教程》,韦克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外作业及测验题目: 作业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