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英文名称:Cartographic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Graphics
适应专业: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先修课程:平面及立体几何、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总学时: 60 其中实验学时:12(含上机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工程制图课程是一门为工程设计实践服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在平面上图示空间几何元素和物体、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研究计算机绘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根据工程技术的规定和知识来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学科。本课程将以正投影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对工程图样的绘制、构思,以及从二维到三维立体重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加以讲述。重点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在专业图的讲授中将以工程中常用的机件为例,着重介绍零件图的内容、特点、图示方法、规定画法和图例,以及利用 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建立起空间形体的二维表达,以及从二维平面到空间立体的三维重建概念,从而提高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工程图样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能较为熟练的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以及绘图工具和绘图软件的使用,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教材:
《现代工程制图》第二版.李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主要参考书:
《现代工程制图》 王颖主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机械制图》 焦永和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工程制图》 左宗义、冯开平主编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注:课程性质指: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公共选修课等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 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设计绘图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和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基本能力,训练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技能,学习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3) 培养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4)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机交互绘图的基本能力。
三、相关教学环节
1) 理论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计算机绘图课外安排上机 10 小时。
2) 每周作业量 3-4 小时。
四、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 4 学时,共 15 周。
主要内容:
1 、 画法几何部分( 14 学时)
以及一些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投影的一般知识,正投影法基本要领及其基本投影特性,三面投影体系与三视图, 1学时
点的投影和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限于第一分角),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重影点, 1学时
直线的投影,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平面(以平面图形表示为主)在第一分角中三面投影图的作法。 2 学时
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内取点、平面内取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至少有一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的相对位置中求解共有要素(交点、交线)的作图方法和它们相对位置关系的判别方法, 3 学时。
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的交线。 2 学时。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 1 学时。
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的交线, 2 学时。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2 学时。
2 、 投影制图( 22 学时)
( 1 ) .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 学时 )
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基本规定。
2) 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和一般保养知识。
3) 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正多边形、斜度、锥度、圆弧曲线连接和椭圆的近似画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
4) 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其上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做到标注齐全、清晰。
5) 绘图的方法及步骤(从准备工作到最终填写标题栏)。
6) 徒手作草图的方法。
( 2). 投影制图( 18 学时)
1) 组合体的构形及分析方法,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组合体构形设计
2)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3 ) 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4 ) 轴测图的生成及画法, 简单组合体的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5 ) 基本视图及其它表达方法
6 ) 剖视图、断面图基本概念和画法,局部放大图 以及一些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 法。第三角画法
3 、机械制图( 14 学时)
( 1).零件图( 8 学时)
零件图作用与内容
2 )零件上的常见结构及工艺结构,常用件的画法
3 )零件图视图选择及表达
零件图尺寸标注
技术要求
极限与配合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 2).零件的连接( 2 学时)
1)螺纹紧固件规定画法和标记
2)键、销及其连接画法和标注
( 3).装配图( 4 学时)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画法中的有关规定, 弹簧、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4)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5)看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4 、计算机绘图( 10 学时)
1) 计算机绘图概述 2 学时
2)AutoCAD 交互绘图 8 学时
五、 考试要求
全面考核学生的图形素质和空间思维能力,考核学生画图和看图的能力。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以常规的考试方法为主, 兼顾平时考查。
考试范围:
1 )点、线、面投影基础(特殊位置的相对位置为主) 5%
2 )截交线和相贯线 10%
3 )组合体视图(二加三) 10%
4 )组合体尺寸标注 5%
5 )比较复杂形体的剖视图 20%
6 )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连接画法(螺纹连接、键连接、齿轮) 5%
7 )读零件图(包括添加视图、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 20%
8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5%
9)读装配图并拆绘零件图 20%
六. 学生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
考试成绩占 80%;
平时成绩占 20%。
总成绩为百分制评分。
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评定。
平时成绩则由实验和平时作业的成绩为依据加以评定。
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教材:《现代工程制图》 李丽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现代工程习题集》 李丽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工程制图多媒体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工程制图上机指导》 李丽等主编 校内出版
2 、 参考书目
《现代工程制图》(王颖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0
《机械制图》(焦永和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工程制图》(左宗义、冯开平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