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工程技术环境资源浙江大学 环境学概论

浙江大学 环境学概论由张建英主讲

课程介绍

 《环境学概论》以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思维和提高交叉学科创新研究专业信息获取技能为教学目的,是我校环境类专业成立(1978年)以来的一门经典专业课程,也是四校合并后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一门院平台课程,2002年被学校确定为浙江大学的“本科生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历年来获得历届学生的肯定,满足国家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

 

教材及参考书

1. 陈英旭 , 林 琦 , 张建英.《环境学》,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1. ( 教材 )

2. Eldon D. Enger ,Bradley F.Smith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9 th ,McGraw-Hill Componies,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英文教材)

3. 唐孝炎 , 钱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Daniel D.Chira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ac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 4 th , The Benjamin/Cummings Company , 1997. 

 

 

《环境学概论》以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思维和提高交叉学科创新研究专业信息获取技能为教学目的,是我校环境类专业成立(1978年)以来的一门经典专业课程,也是四校合并后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一门院平台课程,2002年被学校确定为浙江大学的“本科生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历年来获得历届学生的肯定,满足国家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

一、教学内容

《环境学概论》是一门阐述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课程。其中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介绍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重点讲解环境演化规律、环境质量的调控、环境污染问题与控制技术、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以当代世界环境问题为案例,介绍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等环境社会学问题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教学内容以浅入深、从宽到窄,以感性-理论-形象的具体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效果。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宏观层面和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变、积累、归宿等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的微观层面等两个层次,介绍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形成研究型的学习行为,培养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及信息获取的研究创新能力。

二、教学条件

《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以来以综合反映环境学领域的知识系统框架、瞄准环境学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现学科交叉综合的课程特色,建设宽口径、更新发展型专业基础课。

(1) 编辑出版了特色教材

在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于2001年编辑出版了《环境学》教材,该教材系统完整地反映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适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以及非环境类的本科教学,促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该教材将与学科发展同步,不断更新,形成国内序列版本教材。

(2) 课堂引导,促进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加深专业知识深度,激发学习能动性

本课程通过建立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的课程组,配置精强教授、副教授的队伍,围绕课程特色教学思路,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在教学过程中为人师表,体现治学严谨、博学爱教的求是教风,发挥以高水平为目标的、稳定的教学课程组教学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读书报告等形式和教与学反馈机制,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加深专业知识深度,激发学习能动性。

(3) 实施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量,提高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

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了信息量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同,对环境类和非环境类学生,教学上采用专项教学方法,对环境类学生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并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非环境类学生,增加课外的英文环境教学观摩片,以强化理解与掌握环境学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知识体系与教学效果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专业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的结合。通过基本理论和学科前沿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环境学科涉及领域之多、研究内容之广、技术方法更新之快,培养学生专业科学兴趣,认识和寻找到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研究。在历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主动要求加入环境学的课外研究队伍、积极与老师交流读书报告等,在许多专题方面闪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注重专业信息获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学生从不会有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到能较好地收集资料撰写环境学课程读书报告,从不知如何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到能主动地开始探索性的学习专业知识,与本课程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积极开展研究式科学问题探讨。

(3) 通过课外科学研究兴趣小组, 强化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通过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的环境学知识体系教学,学生通过案例模仿、专题作业实践、读书报告撰写等教学环节,逐渐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达到能运用环境学知识、初步分析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领域的环境问题、探索环境问题解决对策等专业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效果

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为优秀。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在课程结束时已能独立完成相当于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平的课程读书报告;在国内科学院系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在专业面试过程中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