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工程技术测绘科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测量学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测量学

课程介绍

 

项目名称

课程PPT课件

课程录像

 

 测量基本技能

 

 

 理论任务1 什么工程测量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3 水准测量原理与水准仪操作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4 水准测量的实施与成果整理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1 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5 水准仪检校及精密电子水准仪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6 测角原理及光学经纬仪使用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3 经纬仪操作与读数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7 水平角测量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4 水平角测回法、方向观测法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8 竖直角测量方法及经纬仪的检校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5 经纬仪的检校及竖直角测量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9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上集

下集

 控制测量及误差

 

 理论任务10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11 控制测量概述及导线外业工作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12 导线内业计算

上集1

上集2

下集1

下集2

 实习任务6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13 三四等水准及三角高程测量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7 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

示范

学生学做一体

 全站仪GPS点位坐标测量和放样

 理论任务14 全站仪功能介绍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8 全站仪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实习

示范1

示范2

示范3

学生学做一体
 实习任务9 用全站仪放样点位实习

示范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15  GPS定位简介

上集

下集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理论任务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17 地形图的测绘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10 经纬仪法测地形图实习

示范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18 地形图的应用

上集

下集

 道路工程测量

 理论任务19 中线测量概述及转、交点测设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20 圆曲线的测设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11 圆曲线主点及详细测设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21 缓和曲线的测设

上集1

上集2

下集1

下集2
 实习任务12 缓和曲线主点及详细测设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22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23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

上集

下集

 建筑工程测量

 理论任务24 测设基本工作

上集

下集

 理论任务25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上集

下集

 实习任务13 建筑基线测设及建筑定位实习

 

学生学做一体

 理论任务26 民用建筑、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上集

下集

 

(一)工程测量定义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 ( 地面、地下、水下、空中 ) 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公路工程、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具有应用广泛、实践性强、技术革新快、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

   展望 21 世纪,工程测量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从 1 维、2 维到 3 维、4 维,从点信息到面信息获取,从静态到动态,从后处理到实时处理,从人眼观测操作到机器人自动寻标观测,从大型特种工程到人体测量工程,从高空到地面、地下以及水下,从人工量测到无接触遥测,从周期观测到持续测量。测量精度从毫米级到微米乃至纳米级。工程测量学的上述发展将直接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

(二)我院《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

   我院于 1959 年设立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简称路桥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工程测量》是我院路桥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简称建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课程教学改革伴随着这两个专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激光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 3S ( GPS 、 GIS 、 RS )集成技术和地面一体化技术为特征的当代测绘高新技术的出现,给这门传统的工程基础课程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字化测量方法在公路勘测、设计、放样以及建筑施工等土木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故有必要对现有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革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我院高职《工程测量》课程,自 2003 年被批准立项为我院首批院级重点建设课程以来,经历了 4 年的改革探索,特别是路桥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和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公路与桥梁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为《工程测量》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课程组对照精品课程的标准,从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建设,2006 年《工程测量》课程被评为“院级优秀课程”和“广东省精品课程”。

  课程组根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对旧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课程。

  ①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开发影像资料。

  ②建立兼职教师库,注重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

  ③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生涯关键能力。

  ④在内容体系的处理上,协调好经典知识和现代知识间的关系,以经典知识为基础来推动现代知识的展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将测量学科与计算机、工程制图等学科有机结合,并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

  ⑤提出了以“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为目的、“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测、绘、算新技术为基本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即“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三项新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操作仪器动手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并与测量中级工、高级工考证制度接轨;“测新技术”模块,使学生能较熟练掌握全站仪、GPS 测量技术;“绘新技术”模块,将传统绘图知识与 AutoCAD 成图技术结合,形成数字成图技术;“算新技术”模块,将 EXCEL 软件技术、编程计算器编程技术应用于传统测量计算之中。

  在教学设计中,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以团队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⑦提出了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应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内传授、课外自主式学习、测量中级高级工考证制度、全站仪实训尖子培训班和测量技能大赛,有机结合并互相渗透,形成了“立体交叉”的课程教学方法。

 

(三)我院《工程测量》的课程特色

  《工程测量》课程,在“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三项新技术”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形成了三项主要课程特色:

  (1)形成了以授课课件、操作录像、课程网站、第二课堂等方法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充分应用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内外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职业生涯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

  PPT 课件,界面精美、图形图片多、动感性强、超链接内容丰富 , 具有学生易于接受、信息量大、条理分明、修改方便、兼容性好等优点;拍摄的 20 个测量操作录像,小巧精致,有操作解说和音乐配音。观看录像,使学生能领会测量操作的要领,有利于学生模仿,对于规范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很有帮助; 课程网站将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均已上网,有课程大纲、授课课件、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在线测试、新技术学堂、经纬论坛(网上答疑)等,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课外选修课、实训尖子培训、测量技能大赛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测量专业知识。

  (2)课程注重与新技术( EXCEL、CASIO、AutoCAD、全站仪、GPS )的结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提高了学生“测、绘、算”新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新技术”模块,使学生能较熟练掌握全站仪、GPS 测量技术;“绘新技术”模块,将传统绘图知识与 AutoCAD 成图技术结合,形成数字成图技术;“算新技术”模块,将 EXCEL 软件技术、编程计算器编程技术应用于传统测量计算之中。

  (3)通过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考工制度、实训尖子班课、测量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