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人文社会政治学浙江海洋学院 政治学原理

浙江海洋学院 政治学原理由左红娟 李百齐 刘务勇主讲

课程介绍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政治理论课。该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学习该课程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任务为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国家、民族、阶级、政党、国家形式、国家机构、政治发展、政治革命、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原理,为学好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奠定好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2003年,本课程开始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04年,通过校重点课程建设验收;2005年,获得教学成果三等奖;2007年,被列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行列。

除目前的主讲教师外,担任过主讲教师的还有唐洪森教授(2000-2004)、刘务勇副教授(政治学博士)(2007-2008)、王勇博士(2008-2009)。

本课程共分15章,六大模块,一是国家原理模块,二是民族、宗教原理模块,三是政党(含政治团体)原理模块,四是政治发展原理模块,五是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原理模块,六是国际政治原理模块。六部分课时分布为绪论4课时,国家原理20课时,民族、宗教原理8课时,政党、政治团体部分10课时,政治文化、政治文明6课时,国际政治6课时,机动2课时。

本课程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三是政治发展问题,四是民族问题,五是国际政治问题。

难点:一是国家的两重性的问题,二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比较,三是社会主义前途问题,四是宗教问题。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政治学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The Principle of Politics

课程编码:0900030                  开课学期:3*

学时—学分:3.5-56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民族、政党、国体、政体等原理,世界各国政治治理、政治运行、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其他政治理论课和行政管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政治、政治学等概念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发展进程、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二)、国家与阶级

   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与职能的基本理论,理解国家消灭的途径和条件。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掌握人类历史上四种类型的国家的基本情况,国家类型的更替方式等内容。

  (四)、资本主义国家

  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方式、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的历程。

  (五)、社会主义国家

  掌握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产生的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等内容。

  (六)、国家形式

  掌握国家形式、国家机构的概念,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政体及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全面阐述特定国家的国家结构。

  (七)、国家机构

  掌握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状况,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各自特点。

  (八)、国家与民族

  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概念,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问题的关系等原理,了解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自决权的基本含义以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当今国际民族问题。

  (九)、国家与宗教

掌握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十)、政党和政党制度

  掌握政党的概念、功能、特征,政党的分类,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基本情况,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功能和作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等内容。

  (十一)、政治团体

  了解政治团体的概念、特征,政治团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点。

  (十二)、政治文化

  掌握政治文化的含义、特点、功能和类型,政治文化在我国建设的原则。

  (十三)、政治发展

  掌握政治发展、政治革命等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十四)、中国的政治文明

掌握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

  (十四)、国际政治

  掌握国际政治、主权国家的概念,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及格局。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政治学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The Principle of Politics

课程编码:0900030                  开课学期:3*

学时—学分:3.5-56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民族、政党、国体、政体等原理,世界各国政治治理、政治运行、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其他政治理论课和行政管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政治、政治学等概念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发展进程、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二)、国家与阶级

   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与职能的基本理论,理解国家消灭的途径和条件。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掌握人类历史上四种类型的国家的基本情况,国家类型的更替方式等内容。

  (四)、资本主义国家

  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方式、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的历程。

  (五)、社会主义国家

  掌握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产生的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等内容。

  (六)、国家形式

  掌握国家形式、国家机构的概念,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政体及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全面阐述特定国家的国家结构。

  (七)、国家机构

  掌握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状况,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各自特点。

  (八)、国家与民族

  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概念,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问题的关系等原理,了解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自决权的基本含义以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当今国际民族问题。

  (九)、国家与宗教

掌握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十)、政党和政党制度

  掌握政党的概念、功能、特征,政党的分类,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基本情况,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功能和作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等内容。

  (十一)、政治团体

  了解政治团体的概念、特征,政治团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点。

  (十二)、政治文化

  掌握政治文化的含义、特点、功能和类型,政治文化在我国建设的原则。

  (十三)、政治发展

  掌握政治发展、政治革命等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十四)、中国的政治文明

掌握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

  (十四)、国际政治

  掌握国际政治、主权国家的概念,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及格局。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

教学参考书: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邦佐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梁琴主编:《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6月版

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