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1.刑事诉讼法概述
2.刑事诉讼法目的、根据与任务
3.刑事诉讼法中的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员
第2讲
1.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
2.诉讼参与人
3.案例1
4.案例2
第3讲
1.提问练习
2.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案例
第4讲
1.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2.确定管辖的原则和管辖的分类
3.职能管辖
4.审判管辖
5.案例分析
第5讲
1.回避的概念、方式及意义
2.回避的适用对象和理由
3.回避的程序
4.案例分析
5.辩护的概念及实行辩护制度的意义
6.自行辩护、委托辩护、指定辩护和拒绝辩护
第6讲
1.辩护人的范围
2.辩护人的责任及诉讼地位
3.辩护人的权利与义务
4.在侦查阶段律师的法律帮助
5.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6.案例分析
第7讲
1.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性质及意义
2.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3.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4.适用强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
5.拘传
6.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第8讲
1.拘留
2.逮扑
3.扭送
4.强制措施
5.案例分析
第9讲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2.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3.案例分析
第10讲
1.刑事证据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2.证据的客观性
3.证据的相关性
4.证据的合法性
5.刑事证据的种类
第11讲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2.鉴定结论
3.勘验、检查笔录
4.视听资料
5.刑事证据的分类
第12讲
1.间接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2.证据的收集、审查、运用和证明
3.审查证据的基本方法
4.案例分析
第13讲
1.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2.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3.立案的程序
4.对立案的监督
5.案例分析
第14讲
1.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2.侦查工作的原则
3.各种侦查行为
4.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5.侦查终结
6.案例分析
第15讲
1.提起公诉的概念和意义
2.审查起诉
3.提起公诉和不起诉
4.案例分析
第16讲
1.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3.开庭前的准备
4.法庭审判
5.延期审理和第一审程序的期限
6.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17讲
1.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
2.简易程序
3.案例分析
第18讲
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和程序
3.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
4.上诉不加刑
5.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6.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19讲
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4.案例分析
5.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6.判决、裁定的执行机关和程序
7.执行过程中涉及诉讼程序的问题
8.案例分析
第20讲
1.刑事诉讼法概述
2.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根据与任务
3.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4.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管辖
6.回避
刑事诉讼法学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为依据,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多媒体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系统阐述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集中讲授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刑事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
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由总则、证据和程序三编二十章组成,各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刑事诉讼法学的完整体系。总则编解决对刑事诉讼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问题;证据编解决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问题;程序编则解决刑事诉讼中各个诉讼阶段和诉讼行为的条件、内容和程序等问题。总则编对证据编、程序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本课程注重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当用所学的理沦知识分析和研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倡同学们在学习时相互讨论和辩论,这样可以加深对课程的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