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与通信》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船舶电气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起支撑作用;同时《船舶电气与通信》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轮机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该课程在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船舶电气与通信》教学大纲1
课程编号: 01204020 学 时: 32 学 分: 2.0
课程名称:《船舶电气与通信》 授课对象:船舶类专业
课程英名: Electricity and Communication of Ship 授课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 各类实习实践环节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对船舶电气、船舶导航通信有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具有解决一般电气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船舶电气与通信是电工电子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船舶类专业与近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船舶电气、通信导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
(一)电机、电器及控制
了解各种电机、电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掌握电机、空压机等常用设备的控制电路。
(二)船舶电站及电力网
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基本参数和电源种类;配电板上主要仪表和主要操作开关的功用和操作方法;同步发电机的主要保护环节及保护电器;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及并车方法。
(三)常用电工仪表及测量
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组成和动作原理。熟练掌握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船舶照明系统
了解船用灯具的种类及结构原理;了解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五)船舶安全用电
了解船舶电气设备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接零)的意义和要求;了解船舶上必需接地或接零的部分;了解船舶电气设备防火、防火泵的基本知识。
(六)船舶通信导航
了解船舶通信导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VHF电台、单边带(SSB)、GMDSS、测向仪、船用导航雷达、罗兰C定位仪、GPS接收机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32,其中课程讲课30,实践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电机、电器及控制 船舶电站及电力网 常用电工仪表及测量 船舶照明系统 船舶安全用电 船舶通信导航 实践教学 | 6学时 8学时 4学时 4学时 2学时 6学时 2学时 |
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
《船舶电气与通信》 刘国平 编著 海洋出版社 2004.08
教学参考书目:
1.《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 史际昌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2.09
2.《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指南》 阮礽忠 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3.《海上无线电通信》 康信源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张乃通 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5.《船舶导航设备》 洪德本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08
六.说 明
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它与电工电子学、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辅机等课程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又不要互相脱节。部分内容,例如:电机、控制电器、常用电工仪表等,虽然已在电工电子学中讲过,但为了加强理论的系统性和满足船舶电工技术的需要,仍列入本课程中。这些内容可让学生自学或由教师复习巩固,重点应放在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力系统及船舶通信导航上。
2)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应规定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去船厂,船上参观船舶电气及通信导航设备的实际使用,以加强感性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船舶电气与通信》教学大纲2
课程编号: 01204020
学 时: 24+8 学 分: 2.0
授课对象:电气信息类专业
授课类型:专业基础课、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船舶电气与通信》
课程英名: Electricity and Communication of Ship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 各类实习实践环节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对船舶电气、船舶通信导航有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具有解决一般船舶电气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船舶设计、制造、修理及检验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船舶电气与通信是电工电子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电气方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船舶电气、通信导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
(一)船舶电机、电器及控制
了解各种船舶电机、电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掌握船舶辅机常用的自动控制线路。
(二)船舶电站及电力网
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基本参数、电源种类和特点;掌握船舶配电板上主要仪表和主要操作开关的功用和操作方法;了解船舶发电机的主要保护环节及保护电器;掌握船舶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条件及并车方法;了解船舶电网的组成及各种制式;掌握船舶电网单相接地监视、绝缘检测及接岸电的方法。
(三)船舶无线电通信
了解船舶无线电通信导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了解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船舶GPS导航通信指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32,其中课程讲课24,实践8。
第1篇 船舶电机、电器及控制 14学时
(一) 船舶电机(1学时)
(二) 船舶常用控制电器及基本控制线路(1学时)
(三) 船舶辅机的自动控制(7学时)
实验 船舶实验项目(2学时),船舶电气综合性实践(3学时)
第2篇 船舶电站及电力网 14学时
(一)船舶电力系统(1学时)
(二)船舶发电机组(4学时)
(三)船舶配电装置(3学时)
(四)船舶电网(1学时)
(五)船厂或船上现场教学(3学时)
实验 船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型实践(3学时)
第3篇 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 4学时
(一) 船舶无线电通信概述(1学时)
(二)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1学时)
(三) 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学时)
(四) 船舶GPS导航通信指挥系统(1学时)
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
《船舶电气与通信》 刘国平 编著 海洋出版社 2004.08
教学参考书目:
1.《船舶电气》 史际昌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2.《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 史际昌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2.09
3.《海上无线电通信》 康信源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张乃通 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5.《船舶导航设备》 洪德本 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08
6.《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指南》 阮礽忠 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六.说 明
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前述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学》,重点在船舶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与实践上。
2)为了加强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用2学时组织学生去船厂或船上进行现场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