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工程技术化学工程中国石油大学 分离工程全31讲视频

中国石油大学 分离工程全31讲视频

课程介绍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之前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传质分离过程的特征及设计计算方法。
      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知识,本课程正是利用这些课程中有关相平衡、动力学及传热、传质等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目的在于加强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当掌握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及强化和改进装置操作的途径,并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要求理解教材例题,独立完成作业,并鼓励同学们通过文献查阅等手段对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做深入了解。
      学习贵在坚持,成绩得于勤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工艺学、化工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文名称:Separation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
      本课程从相平衡关系出发,介绍多组分物系泡露点温度和压力及闪蒸过程等基本的工艺计算;介绍了单元和装置设计变量的计算及变量规定、一些工艺计算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求解;对普通精馏、特殊精馏和吸收蒸出及吸附过程等典型分离过程的特征及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另外课程还就分离过程的节能问题,介绍了精馏的节能技术和多组分精馏塔序的选择。
      学习特点:本课程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计算方法,并对新的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方法和技巧:建议学生首先复习回顾相平衡计算的知识点,及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单元操作计算方法,并与本课程相关内容相关联,达到能够理解例题,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对于重点知识点要反复练习,举一反三。鼓励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更多的分离技术。

 

一、使用教材:
  1、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旧版)
  2、分离过程,刘家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版)
二、参考资料:
  1、化工分离过程,靳海波等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年7月,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2、分离工程,叶庆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第1讲:1.1.1分离工程的发展史
第2讲:1.1.2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3讲:1.1.3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第4讲:1.1.4本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5讲:2.1相平衡
第6讲:2.2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
第7讲:2.3 闪蒸过程的计算
第8讲:3.1设计变量
第9讲:3.2.1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第10讲:3.2.2最小回流比
第11讲:3.2.3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第12讲:3.2.4实际回流比,理论板数,进料位置
第13讲:3.3.1萃取精馏的流程
第14讲:3.3.2萃取精馏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第15讲:3.3.3萃取精馏过程分析
第16讲:3.3.4萃取精馏的操作特点
第17讲:3.3.5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
第18讲:3.3.6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
第19讲:3.3.7共沸剂的选择
第20讲:3.3.8萃取精馏与共沸剂的比较
第21讲:3.4 吸收和解吸过程
第22讲:4.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第23讲:4.2三对角线矩阵法
第24讲:6.1分离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
第25讲:6.2 精馏的节能技术
第26讲:6.3分离顺序的选择
第27讲:7.1气液传质过程
第28讲:7.2结晶
第29讲:7.3吸附和离子交换
第30讲:7.4膜分离技术
第31讲:7.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