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软件工程中央电大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中央电大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由徐考凯主讲

  • 来源:中央电大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状态:共11讲 正在更新

课程介绍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说明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为21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由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两个部分组成。数据库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概念和逻辑数据模型,ER图的应用,关系模式的定义和关系运算,关系的规范化和应用,SQL语言的定义和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等内容。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等数据库对象的定义与使用等内容。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上机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方法与能力。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师介绍

 

  课程主编和主讲:徐孝凯简介

  姓名:徐孝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3月

  毕业院校:南京理工大学

  任职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现任职务:教授

  专业:计算机

  研究方向:计算机语言

  联系电话:010-57519197

  手机电话:13910196160

  QQ号:771229083

  电子邮件:xuxk@crtvu.edu.cn

  本人从1982年起一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讲授)过多门计算机教材(课程),如C语言、C++语言、Java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

  本人出版过多本计算机教材专著,主要有: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基础教程》、《数据结构简明教程》、《数据结构实用教程》、《数据库技术基础教程》、《数据库基础与SQL Server应用开发》等,被许多高等院校选定为教材和考研参考书,累计发行量超过20万册以上。合计主编和参编过50种以上计算机各层次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人策划和组织编写过多套计算机教学系列教材,主要有: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等。

  本人在社会上有许多兼职,主要有:教育部“十一五”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类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全国网络院校计算机网考专家组成员,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成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家组成员等。

  课程主编和主讲:贺桂英简介

  姓名:贺桂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4年9月

  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任职单位:广东开放大学

  现任职务:教授

  专业:计算机

  研究方向:数据库

  联系电话:020-83493203

  电子邮件:gyhe@gdrtvu.edu.cn

  1997年9月至现今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讲授过《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专业指南》等课程。先后获得过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电大系统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由本人设计和主讲的《数据结构》网络课程获广东省网络课程二等奖,2010年荣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届精品课程。参加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数据库应用技术》IP课程主讲。

  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数据库、数据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教学,参加学校和省级教改项目多项。应邀主编了十多本大中专教材,近年主编的教材如下所示。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2008(主编),2013.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2012.08,江苏教育出版社

  3.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技术—SQL Server(主编),2012.01,江苏教育出版社

  4.数据库基础与SQL Server应用开发(第二主编),2008.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5.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主编),2007.08,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6.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主编),200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二主编),2004.10,清华大学出版社

  8.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第二主编),2004.10,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目的

  本课程是国家开发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介绍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2010的使用。目的是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具有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2、先修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Windows7操作环境的使用,学习过任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C、C++、C#、VB等。

  3、课程特点

  本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理论方面涉及到集合理论、关系理论、数据库设计理论等。实践性强体现为:数据库设计理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们的设计实践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提炼出来的,将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应用性强是指:现在各行各业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数据库系统为支撑的。

  学习该课程既要注重学习好理论,又要注重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数据库设计实践的锻炼,以及进行实际上机操作和调试数据库的练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据库知识很丰富,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都比较复杂。因此,要真正学会,仅靠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后续课程和工作实践中,学习更多地开发、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系统的知识。

  4、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各种逻辑数据模型的特点,实体联系模型(ER图)的使用,关系模型中的数据结构、完整性规则、以及各种关系运算的含义,关系数据库中满足第一、二、三范式的条件,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功能和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对所含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等六种操作对象的建立和使用。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1、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为72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电视课学时为20讲,每讲50分钟,实验为21机时,下表给出电视学时和实验机时的分配情况。

序号

内容

电视学时

实验机时

实验名称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

0

 

2

关系运算

2

0

 

3

关系规范化基础

3

0

 

4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3

0

 

5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1

0

 

6

Access2010系统概述

1

0

 

7

2

3

建立数据库和表

8

查询

2

3

建立查询

9

窗体

2

6

建立窗体

10

报表

1

3

建立报表

11

宏与模块

2

6

建立宏与模块

 
 
 
 
 

总计

 

20

21

5

  2、多种媒体教材的说明及教学环节

  本课程采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流媒体(IP)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表现与教学方式。

  文字教材拟采用合一型,集教学内容、上机实训与助学指导为一体。

  教学内容在学科上要科学严谨、准确定位、精简实用,在写作风格上要连贯一体、循序渐进、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便于自学和使用。

  上机实训要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仅随在有关章内容之后安排,起到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提高动手能力之目的。

  助学指导主要体现在章内容结构和编写方法上,每章开始安排有“学习目标”,每章结束安排有“知识点梳理”等内容,在编写方法上要利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浅显易懂的事例来说明有关概念的深刻含义。

  录像教材将按照文字教材的章节次序进行系统讲授并突出重点。要充分发挥录像教材视觉化的优势,以及主讲教师的讲课方法和技巧的优势。注重讲概念、讲方法和讲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P、CAI、网络课程等教学媒体将发挥各自优势,由学生根据个人条件和情况因时因地自主选择使用。

  除了以上各媒体之外,还需要老师的面授与答疑,以及对实训的现场指导,同时还需要网上辅导与答疑、电话答疑、电子邮件答疑等多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考核

  本课程教学和考核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5章)、Access2010数据库使用(第6-12章)。两部分所占的考核比例大致分别为40%和60%。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期末卷面考核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30分,视平时上机和作业完成情况而定,由省(市、自治区)级电大负责考核和认定;期末卷面考核占70分,采用闭卷书面或网络电子答题方式,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命题和规定考试时间,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两方面合计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可获得本课程所规定的4学分。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教学内容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结构化、减少数据冗余、数据共享、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并发控制等

  3.数据模型

  数据联系(实体、属性、码、域、联系类型)

  概念模型(E-R图描述)、逻辑模型(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

  关系模型的术语和特点

  4.数据库体系结构

  三级模式结构(局部、全局、存储)

  两级映象(局部/全局、全局/存储)、数据的逻辑和物理独立性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定义、操纵、控制、维护、数据字典

  6.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硬件、软件、管理员、用户

  (二)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和发展经历,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掌握数据模型的有关概念和E-R图的使用。

  第2章 关系运算

  (一)教学内容

  1.关系和关系模式

  域、笛卡儿积、关系、键(主键、候选键、外键)、关系模式

  2.关系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关系代数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儿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

  (二)教学要求

  了解关系和关系模式的有关概念;

  掌握关系完完整性规则;

  熟练掌握关系代数的各种运算。

  第3章 关系规范化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数据不规范化带来的问题

  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异常

  2.函数依赖

  属性间联系、非平凡和平凡函数依赖、部分和完全函数依赖、

  直接和传递函数依赖

  3.关系规范化

  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

  (二)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不规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掌握一个关系的各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

  掌握把关系逐渐规范化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判断一个关系所达到的规范化程度。

  第4章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一)教学内容

  1.SQL语言的特性

  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集合操作、自含与宿主、SQL结构

  2.数据库操作

  库的创建与删除、表的结构和内容的操作、视图的创建与修改、索引的创建与修改

  3.查询

  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子查询、分组汇总查询

  (二)教学要求

  了解SQL语言的特性;

  掌握对表和视图的建立和更新操作;

  熟练掌握对表和视图的各种查询操作。

  第5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过程

  2.需求分析阶段

  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

  3.概念结构设计

  局部E-R图、综合E-R图、整体优化

  4.逻辑和物理结构设计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设计基本表和视图

  5.系统实施

  数据装入和程序调试、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安全措施等

  (二)教学要求

  了解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以及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和目标;

  掌握进行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的方法。

  第6章 Access系统概述

  (一)教学内容

  1.Access的发展经历及特点

  2.Access的启动与退出

  3.Access系统主界面简介

  4.数据库操作对象简介

  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

  5.数据库的创建与使用

  (二)教学要求

  了解Access系统主界面的结构和布局;

  掌握对数据库的创建与使用的操作过程。

  第7章 表

  (一)教学内容

  1.字段中使用的数据类型

  2.创建和修改表的结构

  3.建立不同表之间的关系

  4.对表中数据的各种操作

  5.在打开主表中查看子表

  6.表内容的导入和导出

  (二)教学要求

  掌握对表结构与内容的各种操作。

  第8章 查询

  (一)教学内容

  1.查询的功能与分类

  2.利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3.利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

  (二)教学要求

  掌握查询的功能与分类,会利用向导和设计视图创建各种查询。

  第9章 窗体

  (一)教学内容

  1.窗体功能与不同视图特点

  2.创建数据窗体

  3.创建图表窗体

  4.使用窗体的各种控件

  5.创建主/子窗体

  (二)教学要求

  掌握窗体功能与不同视图特点,创建数据窗体的各种方法。

  第10章 报表

  (一)教学内容

  1.报表的功能与分类

  2.创建一般报表的各种方法

  3.创建较复杂报表

  4.打印报表

  (二)教学要求

  了解创建较复杂报表和打印报表的方法;

  掌握报表的功能与分类,创建一般报表的各种方法。

  第11章 宏与模块

  (一)教学内容

  1.宏的功能与常用宏操作

  2.宏的创建与运行

  3.VBA编程环境

  4.常用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5.简单语句和流程控制语句

  6.事件过程和通用过程

  7.标准模块和类模块

  8.利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

  (二)教学要求

  了解宏和模块的有关概念,VBA编程环境的使用方法;

  掌握宏的创建与运行方法,VBA过程和模块的格式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