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是中央电大为农科所有专业课程开放的学习者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紧密联系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向学生讲授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二、课程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与管理》共分六单元,十五章内容。
第一单元讲述农村经济与管理基本原理、任务和方法,我国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等内容,这些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可以对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农村的生产过程,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含义与调整以及如何发展乡镇企业。
第三单元讲述的是农村生产要素的管理,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等。教材介绍的是劳动力、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土地)和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
第四单元讲述的是农村市场和流通的管理,商品流通的基本知识,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五单元讲述的是农村财务与分配管理,农民负担管理等。
第六单元讲述的是如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内容。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农科园艺专业开设的统设必修课程,共5个学分,课内学时90。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理论和管理指导。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结合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介绍农村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管理方法;农村经济决策;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管理;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部门经济管理;农民收入问题以及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有关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农村经济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管理。分析理解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民负担问题、承包合同管理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等,为更好地管理与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理论依据与管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生工作或学习的区域分布,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为重点串讲型,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联系教学点聘请的辅导教师也可为学生辅导、答疑。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要求。考核试题分布与教学要求相一致。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第二章 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6学时)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6学时)
第四章 农村经济组织管理(4学时)
第五章 农村生产要素管理(8学时)
第六章 农村经济决策(8学时)
第七章 农村中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6学时)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4学时)
第九章 农业产业结构(6学时)
第十章 农产品市场营销(8学时)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效益核算(8学时)
第十二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学时)
第十三章 发展现代农业(8学时)
第十四章 新农村建设(8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与分工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助以录像教材。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包括自学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等内容。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采用讲授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及强化重点,讲解难点,开阔眼界。
流媒体课件: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辅导,做好讲评,专题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完成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内容。要求每周完成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完成未达到50%的,不能参加期末统一考试。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与农村
一、农业的概念
二、农业的特点
三、农村的含义
四、农村经济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中的农业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农业的贡献能力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第三节 中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农村的概念与特点
农业的贡献能力
农业的职能
掌握: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 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经济管理的概述
一、农村经济管理的背景
二、管理的含义
三、中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
一、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的职能
第三节 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
一、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管理及管理的二重性
经济管理的职能
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的概念
二、土地制度的影响因素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四次变迁
四、现行土地经营形式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
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
第三节 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
一、土地产权
二、土地发包与承包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四、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政策与规范的内涵
掌握:集体经济的内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运行
了解:家庭经营的意义与类型
第四章 农村经济组织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一、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社区合作经济的概念
三、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特点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作用
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
第三节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一、股份合作制及其特征
二、股份合作制的作用
三、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历程
四、股份合作制的发展途径
第四节 农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类型
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掌握:合作经济的特点
了解: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演变
第五章 农村生产要素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三、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
一、土地资源概述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节 农村资金管理
一、农村资金的筹集管理
二、农村资金的运用管理
三、农村小额信贷的申请与使用
第四节 农村科学技术管理
一、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意义
二、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内容
三、农业技术体系建设
四、农业技术推广
第五节 农村信息资源管理
一、信息的来源
二、信息的加工
三、信息的利用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农村土地资源的特性
掌握: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途径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怎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了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六章 农村经济决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经济决策概述
一、农村经济决策的含义
二、类型多样的农村经济决策
三、农村经济决策的内容
第二节 农村经济决策的原则与步骤
一、农村经济决策的原则
二、农村经济决策的程序
三、农村经济决策的依据
四、农村经济决策的方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农村经济决策的原则与依据
农村经济决策的方法
掌握:决策的含义与内容
决策的类型
了解:农村经济决策的程序
第七章 农村中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小企业概述及其特征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三、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农村中小企业组织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组建
二、农村中小企业的管理的特殊性
三、农村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农村中小企业资本运作
一、资本运营及其特征
二、实业资本运营
三、产权资本运营
四、无形资本运营
五、企业兼并与收购
第四节 农村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选择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二、中小企业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组建
四、股份制经营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中小企业及其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
掌握:中小企业的历史沿革
了解:农村中小企业组织管理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
二、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共同特点
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二、市场带动型
三、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四、中介组织带动型
五、龙头企业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
一、签订合同契约,回避经营风险
二、合作制下利益分配
三、股份合作制下的利益分配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环节建设
一、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
二、搞好龙头企业建设
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四、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五、处好关系,推进发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
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
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和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第九章 农业产业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种植业管理
一、种子管理
二、化肥管理
三、农药管理
第二节 林业经济管理
一、森林的分类
二、森林使用登记制度
三、林地征占管理
四、森林采伐管理
五、木材经营管理
六、滥伐林木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畜牧业经济管理
一、动物防疫管理
二、草原管理
三、兽药管理
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
五、种畜禽管理
六、兽医从业管理
第四节 渔业经济管理
一、我国渔业发展的特征
二、伏季休渔制度管理
三、养殖证制度管理
四、捕捞许可证制度管理
五、捕捞限额制度管理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种子的概念
怎样进行兽医兽药的管理
掌握:伏季休渔制度
了解:我国关于森林砍伐的规定
第十章 农产品市场营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市场概述
一、市场的含义
二、市场的功能
三、市场分类
四、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
第二节 农产品供求分析
一、农产品价格的构成
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三、定价技巧
四、主要农产品供求分析
第三节 农产品营销渠道
一、营销渠道的概念
二、农产品流通环节
三、农产品的贮藏
四、农产品的运输
第四节 农产品促销
一、促销手段概述
二、影响促销手段选择的因素
三、农产品促销策略的选择
第五节 国际农产品市场营销
一、农产品国际市场
二、国际营销环境
三、进入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途径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营销观念
农产品市场分析
农产品价格理论
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掌握: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
了解:市场的概念与功能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效益核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经济效益核算的特点
一、农业经济效益形成的特点
二、效益考核的特点
第二节 农产品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程序
一、成本核算
二、销售利润的核算
第三节 种植业的效益核算
一、物质费用核算
二、人工费用核算
三、成本与利润核算
第四节 畜牧业效益核算
一、成本对象和项目
二、畜禽成本核算
三、畜禽成本和利润计算表
第五节 经营项目的确定技巧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农产品成本核算
农村经济效益评价
怎样提高经济效益
掌握:农村经济效益核算的特点
第十二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交通与道路
一、农村道路交通发展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发展现状
三、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四、发展农村道路交通的途径
第二节 农田水利与农村饮水
一、农田水利建设
二、农村饮水
第三节 农村能源建设
一、农村能源的范畴
二、农村能源建设现状
三、能源与环保
四、农村新能源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能源的内涵
掌握:农村道路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了解:我国资源现状、能源消耗现状
第十三章 发展现代农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产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绿色食品
第二节 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教训
四、现代农业的特征
第三节 高效农业
一、高效农业问题的提出
二、高效农业的界定
三、高效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四、高效农业的发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粮食安全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衡量指标
掌握:现代农业的含义
了解:高效农业的特点
第十四章 新农村建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消费
一、我国农村消费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的现状
三、农村消费结构
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五、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及其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问题
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三节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一、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构成
二、农村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
三、农村全面小康的对策
第四节 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要求
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选择
五、我们的肩上沉甸甸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
农村小康建设对策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掌握: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