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农业科学农学中国地质大学 土地整理与复垦

中国地质大学 土地整理与复垦由白中科主讲

课程介绍

一、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以及工程概预算三部分。

土地整理部分包括土地整理的概念、特点,土地整理项目类型、运作程序,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管理、项目验收,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平整工程、灌排工程、农田防护工程、道路工程及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

土地复垦部分包括土地复垦的概念,露天矿、沉陷地和金属矿土地复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工程概预算部分包括土地整理与复垦工程定额,费用组成与取费标准,工程施工费等计算方法。

二、先修课程

前导课程包括: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资源学、农田水利学、地籍测量、土壤学。

三、考试方式与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考试方式为闭卷。成绩评定采用平时作业、考试成绩、综合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四、教材、教参

 教材:

《土地整理概论》,胡振琪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7年

教参:

《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高向军主编,地质出版社,北京,2003年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白中科等,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

 

教学内容安排与组织

“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应立足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实践需要,以提高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掌握土地整理与复垦理论和操作能力为基本目标,立足于改革与创新的要求,建设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实践体系,以提高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土地整理与复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以经济、法律、管理、工程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需要在修完农田水利学、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法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较好。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宏观背景,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内涵、实质和特征,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内容、任务和原则,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分类,我国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发展趋势,中外土地整理与复垦模式比较与借鉴,土地整理复垦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支撑理论与技术部分

包括土地供给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与“3S”技术及其这些理论与技术在土地整理与复垦中的应用等。

  •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整理与复垦潜力的调查与评价的内容方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水土资源匹配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等;核心技术包括土地整理与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原则、内容、程序,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灌排工程规划设计、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规划设计,采煤沉陷地与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与工艺等。

  •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土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土地整理与复垦工程概预算;土地整理与复垦项目运作程序,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管理、项目验收等。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整理与复垦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问题,如集约节约用地、新农村建设以及“3S”技术在土地整理与复垦中的应用等,并将其中有益的部分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