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法理学属于法学体系中的理论法学,是理论法学的主干,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与其他属于理论法学的学科相比,法理学更具有综合性与全面性,是多角度地运用多种方法对整个法律现象的一般发展趋势、各种法律现象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所进行的研究。从法理学的知识结构而言,大致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和实证法的理论。其中,法哲学研究法律现象的哲学基础,包括它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法社会学研究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法律怎样受到社会的影响,又怎样作用于社会;实证法的理论关注法律现象自身的构成、运作和技术,它是从事法律工作包括审判、检察、律师必备的知识。
法理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在于,让学生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命题,掌握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为学好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好法理学,能够更好的学习法学其他学科,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及法律理论素质,还能够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学习法理学的过程中,需要善于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进行法理学思考,可以提炼或检验法理学理论。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理论、了解法理学的发展史、了解西方现代法理学以及了解中国当代法理学的研究现状,同时还需注意结合部门法学与理论法学的学习。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学会运用法学基础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部门法学习和法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法学理论素养和现代法的精神,促使新型的、复合的应用人才和研究人才的成长。
本课程共分六章50个知识点,主要教学内容是包括:第一章法学导论,知识点分别是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法理学概述。第二章的本体,知识点分别是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以及法律程序。第三章法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点分别是法的历史以及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第四章法的运行,知识点分别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律方法。第五章法的价值,知识点分别是法的价值概述、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以及法与人权。第六章法与社会,知识点分别是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社会。
课程目标
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整个法学体系中的理论学科,是法学教育的起点,是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首。它是对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律内容和法律范畴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索其精神实质。法理学是对刑法专业、民商法专业、刑事侦查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法学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不是研究某一具体的法律部门或某项法律规则的具体问题,而是关注对各个部门法学具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的法律基础内容。法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帮助所有的法学本科生的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也是法律职业者要做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通过对法理学的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思维和经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通过法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理学的一般知识论特征及其研究方法,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思考方式及其现代发展,初步具备进行法的本体论研究的能力并且了解法的本体论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基本点,进而掌握法的运行论、价值论、关系论、方法论等理论知识,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一般原理,理解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对法理学的知识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初步认识现代法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学习其他法学知识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
重点难点
第一章 法学导论
重点:法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学习法理学的意义。
难点: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学研究方法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章 法的本体
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
2、法的规范作用。
3、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4、法的效力范围。
5、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6、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主要的法律部门。
7、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8、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9、法律关系的特征。
10、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1、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12、正当程序的特征及意义。
难点:
1、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的功能。
2、理解现代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
3、怎样理解法律关系的内容。
4、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5、程序在法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法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
1、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之处。
3、法律演进与发展的特点与基本规律。
难点: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2、法律移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章 法的运行
重点:
1、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2、执法、司法应坚持的原则。
3、法律职业的特征。
4、法律论证的方法。
难点:
1、严格的立法程序对于立法的意义。
2、理解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
3、法律必然走向职业化的原因。
4、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第五章 法的价值
重点:
1、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2、秩序与自由的关系。
3、法律对效率的存进作用。
4、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思考人权的价值。
难点:
1、在立法、行政和司法程序中对法的价值进行整合应当遵循的原则。
2、理解"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
第六章 法与社会
重点:
1、法律尊重市场经济内在法则的表现。
2、法对政治的作用。
3、法律文化的作用。
4、法治的基本内涵。
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6、法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难点:
1、我国现阶段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3、法治与人治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