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方法性课程,也是一门体现科技、经济、社会时代特征、新兴、发展中的学科。产生于上世纪 60—70 年代,形成于 80—90 年代,该学科 21 世纪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有大量的信息经济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研究和探讨。因此,本课程的讲授特点必须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在讲授经典理论、模型分析的同时,重点要结合中国经济、管理的案例、模型,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搞好教与学的工作。
《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其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过程、行为结果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
包括各种参考文献,书籍、文章、参考书,以及相关学科的协会,网站等。
1 、指定教材
乌家培等编著:《信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
2、 参考教材
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谢康:《信息经济学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3、 教学参考资料
F . Machluop: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1962
乌家培:《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布鲁斯 · 金格马:《信息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 年。
张唯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阿兰 ·哈里森、戴尔·贝斯、斯蒂格利次:《经济学习题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7 年。
张唯迎:《詹姆斯 ·莫里斯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肯尼斯·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
增田米二:《情报经济学》,日本产业能源短期大学出版部, 197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