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自然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析化学由吴守国主讲

  • 提示:批量下载已经包含此资源,无须单独下载。
  • 01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分化误差1
  • 02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分化误差2
  • 03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分化绪论1
  • 04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分化绪论2
  • 05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分离方法第1讲
  • 06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配位滴定第1讲
  • 07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配位滴定第2讲
  • 08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配位滴定第3讲
  • 09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酸碱滴定第1讲
  • 10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酸碱滴定第2讲_1
  • 11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酸碱滴定第3讲
  • 12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酸碱滴定第4讲
  • 13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现代分析化学
  • 14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氧化还原第1讲
  • 15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氧化还原第2讲
  • 16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重量法和沉淀滴定第1讲
  • 17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授课教案 重量法和沉淀滴定第2讲
  • 18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 19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1
  • 20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电位分析法1
  • 21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电位分析法2
  • 22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光谱分析法1
  • 23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光谱分析法2
  • 24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光谱分析法3
  • 25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光谱分析法4
  • 26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极谱伏安法1
  • 27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极谱伏安法2
  • 28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1
  • 29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2
  • 30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3
  • 31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4
  • 32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5
  • 33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教案2 色谱法原理6
  • 提示:批量下载已经包含此资源,无须单独下载。
  • 01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光谱分析习题
  • 02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电解与库仑分析习题
  • 03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电位分析与极谱分析习题
  • 04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光谱分析习题
  • 05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试题
  • 06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介绍有关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深入讨论水溶液各种化学平衡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法。

本课程还包括分析化学中常用定量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如沉淀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等。定量化学分析是学习《仪器分析》等课程和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必备基础知识。

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进行,周学时2,分3个教学班。不安排期中测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教学重点: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分析结果计算; 

沉淀平衡和沉淀形成理论; 

定量分离方法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混合离子的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的结果计算。 

 

参考书:

《定量化学分析》

李龙泉、林长山、朱玉瑞等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2002。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四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分析化学中的离子平衡》

孟凡昌、蒋勉编,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

 

 

《化学分析原理》

(《分析化学丛书》第一卷 第一册)

张嘉瑜等 编著,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Analitical Chemistry》

Kellner R. Mermet J M. Otto M and Widmer H M. 1998.

中译本:《分析化学》

李克安、金钦汉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

 

《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定量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

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组编,张正奇 主编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化学分离富集方法及应用》

《化学分离富集方法及应用》编委会编,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长沙,2000。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4th ed

Kolthoff M I., Sandell B E. and Stanley Bruckenstein, 1969.

中译本: 《定量化学分析(上册、中册)》

南京化工学院分析教研组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Solution Eqilibria in Analitical Chemistry》

Cha L. and Kotrly S.

中译本: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

周锡顺、戴明、李俊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

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分析化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

郑用熙编,

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王应玮、梁树权编,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

《分析化学中的量和单位》,第二版

张铁垣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2。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

刘志广 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2002。

 

《定量分析习题精解》

武汉大学《定量分析习题精解》编写组 编著,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36学时 2学分)

----------------------------------------------------------------------------

 

第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 (4学时)

第一节 概述

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 分析方法的分类;

3. 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4. 定量分析过程。

第二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1.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2. 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4. 溶液的浓度;

5.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6学时)

第一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

1. 误差的分类;

2. 准确度和精密度;

3. 误差和偏差。

第二节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

2.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第三节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1. 平均值的可靠性;

2. 显著性检验;

3. 异常值的取舍。

第四节 分析质量的保证和控制

1. 分析质量的保证;

2. 分析质量的控制。

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 有效数字;

2. 数字的修约规则;

3. 计算规则;

4.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8学时)

第一节 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

1. 活度和活度系数;

2. 活度常数;

3. 浓度常数和混合常数。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1.共轭酸碱对及其离解常数。

第三节 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

1. 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数;

2. 物料平衡;

3. 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4. 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第四节 缓冲溶液

1.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2. 缓冲容量和有效缓冲范围。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1. 酸碱指示剂;

2. 滴定曲线;

3. 终点误差。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EDTA及其螯合物

第二节 配位平衡

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 配合物的分布分数;

3. 副反应系数;

4. 条件稳定常数。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基本原理

1. 滴定曲线;

2. 金属指示剂;

3. 终点误差;

4. 溶液pH值的控制。

第四节 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

1. 选择滴定判别式;

2. 选择滴定中溶液pH值的控制;

3. 掩蔽法的应用。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4学时)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

1. 标准电极电位;

2. 能斯特方程;

3. 条件电极电位;

4.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5. 化学计量点电位。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1. 滴定曲线;

2. 氧化还原指示剂;

3. 终点误差。

第四节 预先氧化或还原处理

第五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 高锰酸钾法;

2. 重铬酸钾法;

3. 碘量法。

 

第六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4学时)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

1. 重量分析法分类和特点;

2. 对沉淀的要求;

3. 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第二节 沉淀平衡

1. 溶解度和溶度积;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节 沉淀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 沉淀的类型;

2. 沉淀的形成;

3. 沉淀的沾污;

4. 沉淀条件的选择;

5. 有机沉淀剂。

第四节 沉淀滴定法

1. 对沉淀反应的要求;

2. 滴定曲线;

3. 指示终点的方法。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1. 分离的重要性;

2. 回收率和分离系数。

第二节 分离方法简介

1. 沉淀分离法;

2. 溶剂萃取分离法;

3. 离子交换分离法;

4. 色谱分离法;

5. 其它分离法。

 

第九章 复杂物质分析 (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复杂物质分析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