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教师与现代教师
一、本章框架思路和学习指导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四、现代教师的角色
五、教师的素质和类型
第二讲 现代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意义
二、师生关系的行为模式
三、师生关系的新认识
四、师生冲突
五、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六、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艺术
第三讲 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上)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
(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二)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四)对自身人格的陶治作用
三、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讲 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下)
一、依法执教
二、爱岗敬业
三、热爱学生
四、严谨治学
五、团结协作
六、尊重家长
七、廉洁从教
八、为人师表
第五讲 现代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本章框架思路和学习指导
二、教育观念的内涵及特点
三、现阶段我国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念(上)
四、现阶段我国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念(中)
五、现阶段我国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念(下)
六、我国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及其更新
第六讲 现代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一、本章内容和框架
二、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三、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
四、现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五、教学认知能力
六、教学设计的能力
七、教学操作能力
八、教学监控能力
九、现代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七讲 现代教师的心理健康(上)
一、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教师职业压力
四、教师职业倦怠
第八讲 现代教师的心理健康(下)
一、教师的常见心理问题
二、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三、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调节
第九讲 教师的管理
一、本章框架与学习指导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三、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的专业化
四、教师的培训和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化
五、教师的管理与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十讲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一、本章框架思路与学习指导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与目标
三、自我反思与生涯设计
四、终身学习的理念与途径方法
现代教师学导论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并具备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认识现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领域,现代教师学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将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整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内容涉及教师职业和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师生关系、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现代教师的管理、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