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修课程
《物理学》、《化学》、《高等数学》(包括高阶微分方程和傅立叶级数等)、《电工电子学》等。
二、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非电量电测方法,力求从机电结合的角度阐述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测试原理、常见机械量的测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方法;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及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信号调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调制与解调,滤波技术,模数转换;振动的测量方法和应力应变电测技术。
测控技术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机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环节,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为:根据实际测量、控制及监测、诊断的需要,学生能够合理地选择测量装置,并初步掌握进行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电工程中的问题,尤其是进行科学及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材:
1. 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二、主要参考资料:
1. 王建民等,《机电工程测试技术》,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2. 黄长艺,卢文祥,《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第1讲:0.1绪论
第2讲:1.1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第3讲:1.2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第4讲:1.3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第5讲:1.4随机信号
第6讲:2.1概述
第7讲:2.2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
第8讲:2.3测试装置动态特性
第9讲:2.4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第10讲:3.1传感器概述
第11讲:3.2机械式传感器
第12讲:3.3电阻式传感器
第13讲:3.4电感式传感器
第14讲:3.5电容式传感器
第15讲:3.6压电式传感器
第16讲:4.1电桥
第17讲:4.2调制与解调
第18讲:4.3滤波器
第19讲:5.1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
第20讲:5.2信号数字化出现的问题
第21讲:5.3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第22讲:5.4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
第23讲:8.1应变、应力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