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首页大学视频人文社会语言学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英语阅读(2)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英语阅读(2)由吴昊主讲

课程介绍

英语阅读(2)课程说明

  英语阅读(1) (2) (3) (4)共8学分,课内学时144学时,开设二学年。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专科的基础课,是泛读和快速阅读的混合型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开拓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接触频度,增强英语语感,逐步掌握略读、快速查读、篇章概括等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是从每分钟约40-50个词提高到70-80个词左右。词汇要求认知6000个左右。

  先修课程:英语学习指南、综合英语等。

  后续课程:英语写作基础、英语报刊选读等。

 

英语阅读(2)课程教学大纲

  为指导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大纲。本大纲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安排、教材编写及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的依据。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的学生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参加本课程的自学者。学生入学时应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水平,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单词1500个左右(掌握其中800个左右单词的基本用法),并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技能。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开拓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接触频度,增强英语语感,逐步掌握略读、快速查读、篇章概括等阅读方法和技巧,最终能够自如地阅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语文章,如英文报纸、杂志、广告等。

  三、教学要求

  1. 阅读速度:

  第一学年:能够阅读和教材难度相当的英文材料(包括英文原作),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0-70词。

  第二学年:在第一学年基础上,阅读速度提高至每分钟70-80词。

  2. 阅读能力:

  第一学年: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包括英文原作),了解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并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推理分析,领会作者意图;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量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理解大意,领会要点并掌握有关细节,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知识推测和判断词义,快速阅读时的速度达到每分钟120-130词。

  第二学年: 能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包括英文原作), 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并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综合概括,正确领会作者意图;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量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理解大意,领会要点并掌握有关细节,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知识推测和判断词义,快速阅读时的速度达到每分钟130-140词。

  3. 理解能力:

  培养抓住主要词语、主要段落和主题句的技能,准确掌握读物的中心思想、情节梗概或主要论点。在上述阅读速度前提下理解准确率达到70%以上。

  4. 知识面:

  尽量了解教材内容涉及的有关国家的社会文化与自然背景等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学内容涵盖的题材广泛、体材多样。题材既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如文学、 政治、经济和科技等,也包括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家庭、就业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及新闻报导、传记、评论等类型,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应用文体。

  本课程共设两学年,四个学期,总学时为144学时,共8个学分。每学期为36个学时,2个学分。

  五、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

  1. 形成性考核:满分100分。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的情况以及阶段性的学习进展情况。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内容和方式严格按照《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要求执行。

  2. 课程终结性考试:满分100分。测试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内容为限定时间的阅读理解,形式为闭卷。在测试范围方面,教材内容占50%左右,课外内容在阅读长度和难度上略低于教材内容。

  六、教学方法建议

  1. 阅读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扮演导学的角色。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克服等待和依赖教师在课内讲解的消极做法。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本课程是泛读和快速阅读的混合型课程。泛读意味着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应该体现阅读信息量“大”而“泛”的特点;快速阅读意味着以掌握文章大意为主要目的。因此,在阅读课内不宜详细讲解文章内容,不要将阅读课变成变相的精读课或半精读课。对必须讲解的内容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而不应该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代读。讲解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应该强调本课程培养的是阅读能力,注重的是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而不应拘泥于那些与整体理解无关宏旨的细节。

  3. 面授辅导课可以从介绍阅读技巧入手,重点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适当地讲解语言难点,然后进行及时的相关阅读训练。训练可限定时间,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另外,在阅读训练时,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他们在阅读汉语时的经验,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技能,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 阅读课上应该用英语进行教学,尽量少用汉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减少使用英汉词典,尽可能使用英英词典,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 在阅读速度的训练中,阅读难度与阅读量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逐步强化提高。 

 

英语阅读(2)课程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英语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阅读(2)”侧重日常阅读,即学习阅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应用文体。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略读(skimming)和快速查读(scanning)。

  学生在完成“英语阅读(2)”课程学习后,应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阅读任务,包括休闲随意阅读 (如阅读英文简写小说、报纸和杂志中关于日常生活题材的文章等) 及目的性阅读 (如查阅电话号码、阅读招聘广告、在旅游手册上寻找重要信息, 如景点介绍、地址及开放时间等)。

二、进度及时间安排

  “英语阅读(2)”是英语专业专科第二学期的必修课程,学习18周, 每周课内两学时,课外两学时,课内外教学时数的比例为1:1。建议课内2学时学习正文中的两个单元,课外2学时学习1篇相应的补充读物。若学习者完全自学,则每周需4学时,具体学习进度可自行安排。

三、教材媒体使用信息

  文字教材:《新思维英语阅读II》。

  多媒体光盘(CAI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声像优势,加强阅读的趣味性、应用性和交互性,体现寓学于乐,做中得学。

四、教学服务

  • 每周二、四主持教师值班答疑。
  • 中央电大外语部设有电子邮箱:wyb@crtvu.edu.cn,地方电大师生可随时与中央电大进行沟通和交流。

五、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内容和方式严格按照《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要求执行,课程终结性考试的内容为限定时间的阅读理解,形式为闭卷。

六、课程主持老师

  牛健:E-mail:niujian@crtvu.edu.cn  电话:010-66490574

七、教学组织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辅导时应紧紧围绕教材,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即便是补充额外的材料,也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教材的兴趣,或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本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上,而不是只注重个别单词的理解,避免发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2) 教学时可考虑采用三段式教学法,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具体做法如下:

  在阅读前,可以利用问题、图片、标题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调动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相关信息。一般来讲,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比较容易促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要讲《新思维英语阅读II》Unit 3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Have you got a mountain bike?” or“Do you like riding mountain bikes?”然后再引入教材的内容。

  在阅读时(while-reading),应引导学生采用一些有效而又常用的阅读技巧,如略读(skimming)和快速查读(scanning)等。一般可先通过问文章大意类的问题,让学生使用略读技巧,然后再通过问细节类的问题让学生使用快速查读技巧。总之,要想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要利用课上的有限时间,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使用这些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成年学习者,有必要明确指出课上所做的活动的目的,同时也应提高他们平时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阅读技巧的意识。

  阅读后(post-reading),应组织一些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以使学生能够就阅读所得的信息进行讨论。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互相帮助,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

  3) 谨慎对待教材中的阅读练习

  由于面授时间有限,因此辅导教师只能有选择地在课上完成每一单元中的部分阅读练习。那么,应该选择哪些练习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呢?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慎重选出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的阅读练习。在选择活动练习时,不妨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我选择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词汇或是某方面的知识还是让他们从中学习一些阅读技巧?
  • 学生在自学时能否用上从课堂活动中学到的技巧或知识?
  • 这些活动是否为单元学习的重点或难点?是否适于课上操作?
  • 如何将这些活动设计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进一步自学的兴趣?

  切忌将课堂的时间都花在让学生把每个练习逐个做一遍,然后核对答案上。这样做只能让学生掌握有限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不利于课后自学。应该在课上让学生做部分练习,其余时间则围绕这些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在阅读中使用的技能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上阅读活动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而剩余的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到的技能和方法。

  4)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集中面授辅导除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适量讲解与答疑外,主要是引导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的辅导要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可采取答疑、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组表演、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运用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或信息来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弥补远程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者缺少运用目的语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的缺憾。需要强调的是,阅读课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活动只能以阅读的形式进行,相反,阅读课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强化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如听力形式、口述形式,甚至写作形式等等。

  2.学生支持服务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支持服务,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听阅览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自学中心、英语角、学习小组、电子信箱、网上咨询(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所有这些支持服务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意见或寻求指导和帮助的机会,以克服远程自学者学习英语时缺乏语言环境的不利因素。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问题,既要结合课程重难点等共性问题,也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除此之外,还应该给学生补充适量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听材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学生支持服务不仅包括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应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