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名 刑法 编著者: 王作福 出版时间 2011-8-1 开本/页数 16开/568页 ISBN 9787300142197 版本号 第五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书名 刑法学 编著者: 曲新久 出版时间 2011-7-1 开本/页数 16开/582页 ISBN 9787562039631 版本号 第四版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书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刑法学 编著者:高铭暄 马克昌 出版时间 2011-8-1 开本/页数 16开/677页 ISBN 97873011069834 版本号 第五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 学 大 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在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刑法学"课程属于十四门主干之一。目前,刑法学亦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本课程以现行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吸收了刑法学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扼要地介绍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律实用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的刑法学知识体系。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刑法概述、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的构成、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裁量、 刑罚裁量制度。
二、教学目标、要求
刑法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刑法理论、刑法条文及其修正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刑法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诊所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为国家输送高级刑法研究、应用人才。
具体而言,主要考核学生对刑法概况的了解,并明确刑法的研究对象、掌握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系统掌握我国刑法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学生运用刑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个人学习网络平台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源和材料,选取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时间自主学习,并通过本课程的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不断的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三、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共二十五章。具体包括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
第一章 刑法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刑法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了解刑法的渊源,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及解释。
本章教学内容:刑法为何产生(刑法的功能)、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以及刑法解释等内容。
第二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犯罪的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理解犯罪的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概念的不同争论及其依据、犯罪基本特征的层次性。
第三章 犯罪的构成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学会甄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构成概念的三阶层四要件、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第四章 犯罪主体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主体的概念、共同要件;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内容与程度;理解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掌握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理解精神障碍、生理功能丧失与醉酒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理解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主体分类、自然人犯罪的主体要件要素、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客体的概念、共同要件;理解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的概念;掌握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掌握作为与不作为。
本章教学内容:作为与不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第六章 犯罪主观方面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主观的概念、共同要件及其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掌握犯罪故意与过失的构成;理解认识错误的类型。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过失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犯罪故意的分类、犯罪过失的分类。
第七章 正当行为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正当行为的概念、共同要件;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及其区别;了解其他正当行为。
本章教学内容:正当行为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构成、紧急避险的构成。
第八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类型;掌握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不同条件及其刑事责任承担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类型;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认定;不同犯罪停止形态的量刑原则。
第九章 共同犯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掌握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掌握不同类型的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及刑事责任承担原则。
第十章 罪数形态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罪数的概念;掌握不同的罪数形态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实质的一罪;多罪情形及处罚原则。
第十一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的概念;掌握刑法的体系及种类。
本章教学内容:主刑与附加刑;主刑与附加刑的适用情形。
第十二章 刑罚的裁量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裁量的概念;掌握量刑的原则、法定的量刑情节、酌定的量刑情节。
本章教学内容:量刑的概念、量刑的原则、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
第十三章 刑罚裁量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裁量制度的体系;掌握累犯、自首、立功的成立条件;掌握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
本章教学内容:累犯的成立条件、自首与立功的种类及成立条件、数罪并罚的原则、缓刑的适用情形。
第十四章 刑罚执行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执行制度的体系;掌握减刑、假释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
本章教学内容:减刑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假释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考察及法律后果。
第十五章 刑罚的消灭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消灭制度;掌握时效、赦免的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刑罚消灭制度的概念、刑罚消灭的事由;时效概述;赦免的概念、种类;我国赦免的特点。
第十六章 刑法各论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法典的结构;掌握刑法分则的体系、具体条文的构成。
本章教学内容:现行刑法典结构、刑法总则与分则之间的关系;刑法分则的体系;具体条文的构成、罪状、法定刑。
第十七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
第十八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十九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类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十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概念与构成要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第二十一章 侵犯财产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侵犯财产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
第二十二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分述(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聚众斗殴、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赌博罪、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窝藏、包庇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
第二十三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概念、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类型;危害国防利益罪分述(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非法生产、买卖军用标志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第二十四章 贪污贿赂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贪污贿赂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贪污贿赂罪特征、贪污贿赂罪的种类;贪污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二十五章 渎职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渎职罪概述;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渎职罪概念、构成特色;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2、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赵秉志:《当代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4、孙国祥:《刑法学》,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5、李芹:《刑法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