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学习网!

兰州大学 刑法学由谭曼主讲

  • 来源:兰州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状态:共67讲 正在更新

课程介绍

 
课    程    介    绍
 
        刑法学是高等学校法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刑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刑法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刑法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手段和实践应用,加强刑事司法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课程所讲授的刑法学,是包含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的刑法学,其具体研究对象包括:﹙1﹚刑法本身,如刑法的概念、性质、地位、目的、原则、适用范围等等;﹙2﹚刑法规范与规定,即刑法对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一般规定与具体规定;﹙3﹚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4﹚对刑法规范的立法解释;﹙5﹚对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6﹚刑罚适用的规律、经验与问题。
 
        刑法学以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刑法学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我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刑法学的正式诞生。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刑法学分为以下类型:(1)规范刑法学,是指以本国的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注释方法揭示法条的内容,并加以评注而形成的刑法规范知识体系。(2)理论刑法学,是指采用思辨方法,对蕴含在法条背后对法条起支撑作用的法理加以阐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在理论刑法学中,按照其内容又可以分为刑法法理学与刑法哲学。(3)比较刑法学,是指采用比较方法,研究各国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异同,阐述其特征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4)国际刑法学,是指对国际刑事法律规范(包括刑事实体法规范和刑事程序法规范)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本书属于规范刑法学,是以我国现行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的。规范刑法学是刑法学的基础,也是刑法入门的基本知识。
 
        刑法学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则。其中,总论部分主要有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分则部分包括概述,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教材推荐:
1、书名 刑法  编著者: 王作福 出版时间  2011-8-1 开本/页数  16开/568页  ISBN 9787300142197 版本号 第五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书名 刑法学 编著者: 曲新久 出版时间 2011-7-1 开本/页数 16开/582页 ISBN 9787562039631 版本号  第四版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书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刑法学 编著者:高铭暄 马克昌 出版时间 2011-8-1 开本/页数  16开/677页 ISBN 97873011069834 版本号 第五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    学    大    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在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刑法学"课程属于十四门主干之一。目前,刑法学亦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本课程以现行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吸收了刑法学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扼要地介绍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律实用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的刑法学知识体系。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刑法概述、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的构成、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裁量、 刑罚裁量制度。
 
二、教学目标、要求
 刑法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刑法理论、刑法条文及其修正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刑法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诊所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为国家输送高级刑法研究、应用人才。
 具体而言,主要考核学生对刑法概况的了解,并明确刑法的研究对象、掌握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系统掌握我国刑法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学生运用刑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个人学习网络平台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源和材料,选取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时间自主学习,并通过本课程的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不断的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三、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共二十五章。具体包括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
 
第一章 刑法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刑法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了解刑法的渊源,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及解释。
 
 本章教学内容:刑法为何产生(刑法的功能)、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以及刑法解释等内容。
 
第二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犯罪的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理解犯罪的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概念的不同争论及其依据、犯罪基本特征的层次性。
 
第三章 犯罪的构成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学会甄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构成概念的三阶层四要件、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第四章 犯罪主体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主体的概念、共同要件;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内容与程度;理解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掌握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理解精神障碍、生理功能丧失与醉酒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理解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主体分类、自然人犯罪的主体要件要素、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客体的概念、共同要件;理解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的概念;掌握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掌握作为与不作为。
 
 本章教学内容:作为与不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第六章 犯罪主观方面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主观的概念、共同要件及其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掌握犯罪故意与过失的构成;理解认识错误的类型。
 
 本章教学内容: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过失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犯罪故意的分类、犯罪过失的分类。
 
第七章 正当行为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正当行为的概念、共同要件;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及其区别;了解其他正当行为。
 
 本章教学内容:正当行为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构成、紧急避险的构成。
 
第八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类型;掌握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不同条件及其刑事责任承担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类型;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认定;不同犯罪停止形态的量刑原则。
 
第九章 共同犯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掌握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掌握不同类型的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及刑事责任承担原则。 
 
第十章 罪数形态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罪数的概念;掌握不同的罪数形态处罚原则。
 
 本章教学内容: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实质的一罪;多罪情形及处罚原则。
 
第十一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的概念;掌握刑法的体系及种类。
 
 本章教学内容:主刑与附加刑;主刑与附加刑的适用情形。
 
第十二章 刑罚的裁量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裁量的概念;掌握量刑的原则、法定的量刑情节、酌定的量刑情节。
 
 本章教学内容:量刑的概念、量刑的原则、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
 
第十三章 刑罚裁量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裁量制度的体系;掌握累犯、自首、立功的成立条件;掌握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
 
 本章教学内容:累犯的成立条件、自首与立功的种类及成立条件、数罪并罚的原则、缓刑的适用情形。
 
第十四章 刑罚执行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执行制度的体系;掌握减刑、假释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
 
 本章教学内容:减刑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假释的概念、适用条件、程序、考察及法律后果。
 
第十五章 刑罚的消灭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罚消灭制度;掌握时效、赦免的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刑罚消灭制度的概念、刑罚消灭的事由;时效概述;赦免的概念、种类;我国赦免的特点。
 
第十六章 刑法各论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法典的结构;掌握刑法分则的体系、具体条文的构成。
 
 本章教学内容:现行刑法典结构、刑法总则与分则之间的关系;刑法分则的体系;具体条文的构成、罪状、法定刑。
 
第十七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
 
第十八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十九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体系;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类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十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概念与构成要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第二十一章 侵犯财产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侵犯财产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
 
第二十二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分述(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聚众斗殴、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赌博罪、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窝藏、包庇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
 
第二十三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概念、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类型;危害国防利益罪分述(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非法生产、买卖军用标志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第二十四章 贪污贿赂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贪污贿赂罪概述;掌握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贪污贿赂罪特征、贪污贿赂罪的种类;贪污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二十五章 渎职罪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渎职罪概述;其中的重点罪名。
 
 本章教学内容:渎职罪概念、构成特色;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2、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赵秉志:《当代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4、孙国祥:《刑法学》,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5、李芹:《刑法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