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各种常用物理量场,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能量场、Q矢量、位涡度、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粗Ri数、螺旋度、能量-螺旋度指数、雷暴大风指数等的诊断分析方法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
诊断分析方法是大气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天气分析中有一些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如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各种能量场等等,这些物理量与一般的气象要素(温、压、风、湿)不同,它们通常是无法由观测直接得到的,而必须通过其它要素由计算间接获得。这些物理量在某时刻的空间分布被称为“诊断场”。研究这些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和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关系称为诊断场分析。诊断分析方法是加深认识天气系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重要途径。可应用于大气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如气候诊断分析,大气环流模式和天气预报模式的诊断分析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等等。诊断分析方法已在气象台站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进行天气分析、预报和资料处理,常常需要把地球大气中观测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画在地图上,这就需要把地球表面表示在一个平面上。所谓地图投影就是用投影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投影到预先规定的投影面上所对应的地球上的实际,然后把投影面沿某一指定的方向切开展成平面。
投影之后,地球上地理区域的距离、方向、面积、形状等特征都会变形。我们自然希望使这些特征都保持不变,但每一种投影都使其中的某些特征不变,距离保持不变的投影叫等距投影。两条交线间角度保持不变的投影叫正形投影,还有等面积投影,等方位投影等。
推荐教材:
讲课内容
第一章 地图投影
第二章 资料处理和客观分析
第三章 基本物理量的计算
第四章 垂直速度的计算
第五章 湿度场分析
第六章 稳定度和能量计算
第七章 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
第八章 数值预报及其产品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