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自动化专业作为学校的优秀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善细致的培养方案,面向社会的实践能力训练,面向专业的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在社会和学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生源情况理想,第一志愿报考率达100%,已成为学校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培养控制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自动控制原理》是必备的基础理论,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学科前沿领域。由于控制方法的适用面广,控制技术的通用性好,控制科学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今天,控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重新修改了课程内容,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充实了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内容提要: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基本原理);简单地说,自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比较得到偏差,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使偏差消除或减少。
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按控制系统的输入作用来分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按变量的数学关系来分线性与非线性。我们本课程主要研究连续、确定、集中、参数和线性系统。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的动态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系统控制性能的好坏。考虑到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中的特点,工程上常常从稳、快、准三个方面来评价自控系统的总体精度。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内容提要:
1、建立系统输入输出模式数学模型:
a、微分方程
b、传递函数
c、方块图
d、信号流图
2、非线性特性线性化
本章重点:
1、典型环节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函数
2、方块图等效变换、信号流图的化简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内容提要:
1、典型输入信号、时域响应及系统性能指标
2、一阶、二阶系统和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分析系统的时间响应,即在某一给定输入作用下,其输出响应的情况;也就是分析其微分方程的解。
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响应由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由稳态响应可得到系统的稳态误差,而系统的稳态性能就由稳态误差来衡量。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
内容提要:
本章讲伊万思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解法求取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根(闭环系统极点)的方法——根轨迹法。 它是由开环系统的极、零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确定当系统开环放大系数变化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根的位置的变化。利用根轨迹法:(1)可分析系统的结构式参数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根据对系统性能的要求,确定开环系统极、零点的数目和位置——从而求得系统应有的结构或参数。 所以,根轨迹法既可用于分析系统,也可用于设计系统,而且它是一种图解法,故使用方便,因此在控制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内容提要: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1)Nyquist
(2)Bode
3、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在Nyquist曲线上
(2)在Bode图上
4、分析系统动、稳性能
传函是复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是频域数学模型。基于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简称频域法域法或频率法,这一方法的数学基础是傅立叶变换。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内容提要:
本章重点介绍“校正”,并介绍一些“设计”方法
校正——实现稳态精度和暂态响应要求的过程
镇定——实现稳定性要求的过程
设计——实现稳定性、稳态精度和暂态响应要求的全过程。
从控制原理的角度来看,设计的目的就是使系统满足静、动态特性的要求,即主要是特性设计,一般包括
①开环放大系数的调整,
②校正方式的选择,
③校正装置的参数计算
| |
参考教材 编号 | 教材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1 |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第2版) | 黄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 2 | 《自动控制原理》 | 孙德宝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年 | 3 | 《自动控制原理》(修改版) | 李友善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2年 | 4 |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 | 胡寿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2年 | 5 | "Control System Design" | Graham C. Goodwin, Stefan F. Graebe and Mario E. Salgado | Prentice Hall | 1999年 | 6 | "Modern Control System," | R. C. Dorf and R. H. Bishop | Prentice Hall | 2005年 |
参考文献
1 周雪琴,张洪才.控制工程导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 卢京潮,刘慧英.自动控制原理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 史忠科,卢京潮.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第2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 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 国防工业出版社 5 戴忠达.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6 陈小琳.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7 绪方胜彦 著,卢伯英等译. 现代控制工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8 戴冠中. 计算机控制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9 马植衡编译. 现代控制理论入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10王积伟,吴振顺.控制工程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11 刘明俊,于明祁,杨泉林.自动控制原理.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2 曹柱中,徐薇莉.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13 刘豹主编. 现代控制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14 戴忠达主编,《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 清华大学出版社 15 谢绪恺编.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6 吴麒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17 李永祥编.控制工程导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18 李培豪,余文休主编.自动控制原理例题与习题.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 19 张汉全,肖建,汪晓宁.自动控制理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0 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1 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2 S.M.欣内尔斯著,李育才译. 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23 蔡尚峰主编,自动控制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24 (美) R. C. 韦里克著. 赵安墉译,自动控制基础.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5 姜建国,曹建中,高玉明.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6 于长宫.现代控制理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27 袁冬莉,贾秋玲.自动控制原理题典.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