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资 料
1、龚益鸣 主编. 现代质量管理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徐哲一, 武一川 主编. 质量管理10堂课,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3、尤建新, 张建同, 杜学美主编. 质量管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苏秦 主编. 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宗道, 刘金福, 陈绍军 主编. 食品质量管理, 北京:中国农大出版社,2003
6、王毓芳, 肖诗唐 主编. 质量改进的策划与实施,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王毓芳, 肖诗唐 主编. 质量改进的策划与实施,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秦现生 主编. 质量管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9、李晓春, 曾瑶 主编. 质量管理学,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10、韩之俊, 许前编著. 质量管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11、许前主编. 实用质量管理. 南京: 中国-加拿大江苏中小企业应用管理和环保项目办公室, 2003
12、 唐晓芬主编. 走进WTO后的质量管理.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13、 张公绪, 孙静主编. 质量工程师手册.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14、 马林, 罗国英主编.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15、 冯叙桥, 赵静编著. 食品质量管理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16、 P.A. Luning, W.J. Marcelis, W.M.F. Jongen.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 Techno-Managerial Approach. Publisher: 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The Netherlands,2002
课 程 简 介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美国,以后才逐渐推广到欧洲、日本等国,如今这门学问已随着人们对质量问题的关注而普及到全世界。尽管管理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技能长期为人们所实践和应用,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管理学作为一门规范的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而食品质量管理学的教学历史则更为短暂。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为了改进食品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政府、企业和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从理论到实践、理论的完善和再实践,最终完成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但是,客户的要求包罗万象、不断变化,食品工业本身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因此,要真正实现食品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在这种形势下,食品质量管理势必成为研究和教育领域的热点。
食品质量管理的关键问题是要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的知识(如食品方面的专业知识,各种管理科学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链中与食品质量相关的所有管理活动之中。
《食品质量管理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保证食品质量的科学。本课程首先系统介绍质量管理(第一章)和质量管理体系(第二章)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阐述典型的质量管理职能:食品质量的策划(第三章)、食品质量的控制(第四章)、食品质量的改进(第五章)、食品质量保证(第六章),接着,介绍食品质量的检验(第七章)、食品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第八章)、食品质量功能展开(QFD)(第九章),最后,介绍网络时代食品质量管理(第十章)以反映时代的要求。
本课程在知识体系方面与国际接轨,取材实用;讲解深入浅出,不强调数学推导,而强调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每章均有思考与练习题,以启发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
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总学时:48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我国加入WTO之后,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促使企业全面认知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对接的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我国产品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现状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开设《食品质量管理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食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本课程首先系统介绍质量管理(第一章)和质量管理体系(第二章)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阐述典型的质量管理职能:食品质量的策划(第三章)、食品质量的控制(第四章)、食品质量的改进(第五章)、食品质量保证(第六章),接着,介绍食品质量的检验(第七章)、食品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第八章)、食品质量功能展开(QFD)(第九章),最后,介绍网络时代食品质量管理(第十章)以反映时代的要求。
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课程和有关食品工厂进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再学习《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机器与设备》、《食品卫生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的同时,选学本课程,可使他们了解在食品工业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熟悉如何通过管理来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了解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对应品质控制的决定作用,熟知食品工业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掌握食品在各个加工环节中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程序,学会必要的科学分析和检测手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质量管理概论
1.1 质量与质量管理
1.1.1 质量的定义
1.1.2 与质量相关的术语
1.1.3 质量概念的沿革
1.1.4 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朱兰质量螺旋)
1.1.5 质量管理的定义
1.1.6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1.1.7 质量管理的沿革
1.1.8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1.1.9 质量管理原则
1.2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1.2.1 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1.2.2 方针目标的制定
1.2.3 方针目标的展开
1.2.4 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与评价
1.2.5 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
1.3 质量与标准化
1.3.1 标准和标准化
1.3.2 标准的分类
1.3.3 标准体系
1.3.4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3.5 企业标准化
1.3.6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
1.4 质量经济分析
1.4.1 质、本、利分析
1.4.2 质量成本
1.4.3 质量成本管理
1.4.4 食品企业质量成本现状及发展
2 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2.1.1 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0族标准
2.1.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
2.1.3 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2.2.1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及其过程方法
2.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2.2.3 管理职责
2.2.4 资源管理
2.2.5 产品实现
2.2.6 测量、分析和改进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2.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
2.3.2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2.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2.4.1 审核的基本概念
2.4.2 审核的分类和作用
2.4.3 审核的实施
2.4.3.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的准备
2.4.3.2 现场审核
2.4.3.3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认证监督
2.5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整合
2.5.1 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的意义
2.5.2 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的基础
2.5.3 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的实施
3 食品质量的策划
3.1 策划过程
3.1.1 新产品的各种类型
3.1.2 策划步骤
3.1.3 策划和经营业绩
3.2 产品开发
3.2.1 技术产品的设计变数
3.2.2 产品开发的技术工具
3.2.3 产品设计方法
3.3 过程设计
3.3.1 工艺参数的设计
3.3.2 工艺过程开发的技术工具
3.3.3 过程能力和方法
3.4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管理
3.4.1 消费者信息
3.4.2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设计过程
3.5 交叉功能设计
3.5.1 协作工程
3.5.2 交叉功能团队
3.6 设计过程的管理
3.6.1 产品开发策略
3.6.2 项目管理
3.7 食品企业的质量设计
4 食品质量的控制
4.1 食品链中质量控制过程
4.1.1 质量控制原理
4.1.2 食品链中产品控制的技术变量
4.2 质量控制方法
4.2.1 抽样试验
4.2.2 统计过程控制
4.2.3 质量分析和测试
4.3 质量控制和经营业绩
4.3.1 供应商控制
4.3.2 生产过程控制
4.3.3 产品控制
4.3.4 流通控制
4.4 控制过程的管理
4.4.1 有效控制
4.4.2 组织控制的形式
4.4.3 控制的成本和效益
4.5 食品企业中的质量控制
5 食品质量的改进
5.1 质量改进的概念与意义
5.1.1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
5.1.2 质量改进与质量突破
5.1.3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5.1.4 质量改进的意义
5.2 食品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5.2.1 食品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
5.2.2 食品质量改进的一般步骤
5.3 食品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5.3.1 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
5.3.2 质量改进的组织
5.3.3 持续的质量改进
5.4 食品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5.4.1 调查表
5.4.2 排列图
5.4.3 因果图
5.4.4 对策表
5.4.5 直方图法
5.4.6 散布图
5.4.7 水平对比法
5.4.8 头脑风暴法
5.4.9 树图
5.5 食品质量小组活动
5.5.1 质量管理与QC小组活动
5.5.2 QC小组活动的启动
5.5.3 QC小组活动的推进
5.5.4 QC小组活动在组织中的推广
5.5.5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5.6 食品企业质量改进
6 食品质量保证
6.1 良好生产规范
6.1.1 简史和法规
6.1.2 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
6.2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HACCP)
6.2.1 简史和法规
6.2.2 HACCP体系的发展
6.2.3 风险分析
6.2.4 HACCP计划实例
6.3 ISO系列标准(注意不与第二章重复)
6.3.1 简史和法规
6.3.2 ISO 9000:2000和ISO 9004:2000标准的原理
6.4 食品链中质量体系标准
6.4.1 动物产品的质量体系
6.4.2 果蔬产品的质量体系
6.4.3 谷物制品的质量体系
6.4.4 零售食品的质量体系
6.5 质量保证的管理
6.5.1 质量保证方法
6.5.2 质量审核和认证
6.6 食品企业的质量保证
7 食品质量的检验
7.1 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7.1.1 检验的含义和任务
7.1.2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7.2 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
7.2.1 检验计划
7.2.3 检验机构的设置
7.2.4 三检制
7.3 统计抽样
7.3.1 用途
7.3.2 术语
7.3.4 抽样方案的分类
7.4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GB/T 13262—91)
7.4.1 基本概念
7.4.2 制订原理
7.5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GB 2828-87)
7.5.1 基本概念
8 食品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
8.1 直方图与过程能力指数
8.2 显著性检验
8.3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8.4 实验设计(DOE)
8.5 控制图(SPC)
8.6 统计抽样
8.7 综合案例——XXX的统计分析
9 食品质量功能展开(QFD)
9.1 概述
9.2 QFD的基本方法
9.3 QFD的工作程序
9.4 量化评估方法
10 网络时代的食品质量管理
10.1 网络时代的管理
10.2 质量管理的发展
10.3 网络时代质量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三、学时分配
序号 | 教 学 内 容 | 讲课学时 | 作业学时 | 合计 |
1 |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 4 | 1 |
|
2 |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 | 8 | 2 |
|
3 | 第三章 食品质量的策划 | 2 | 1 |
|
4 | 第四章 食品质量的控制 | 4 | 1 |
|
5 | 第五章 食品质量的改进 | 4 | 2 |
|
6 | 第六章 食品质量保证 | 4 | 1 |
|
7 | 第七章 食品质量的检验 | 4 | 1 |
|
8 | 第八章 食品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 | 2 | 1 |
|
9 | 第九章 食品质量功能展开(QFD) | 3 | 1 |
|
10 | 第十章 网络时代的食品质量管理 | 1 | 1 |
|
11 | 合 计 | 36 | 12 | 48 |